在神經外科實習的這段時間,江之瑤也有幸進手術室觀摩過幾台手術,她比誰都清楚“術中喚醒”這四個字的分量。
在打開顱腔、暴露大腦組織的情況下將患者喚醒,醫生必須依靠患者實時的語言反饋和肢體活動,來精確定位並避開那些掌管關鍵功能的大腦區域。
這不僅是對主刀醫生技術的巔峰考驗,更是對患者生理與心理承受力的極限挑戰。
醫生必須在有限的黃金時間內,迅速判斷功能區邊界,並在此約束下儘可能地切除腫瘤。
即便對心智成熟的成年人而言,這台手術也堪稱考驗,國內能駕馭的專家本就屈指可數。
而眼前的手術對象,竟是個年僅三歲的孩子。
如此高難度的手術,學姐竟然......
空氣仿佛凝固了一瞬。
江之瑤深吸一口氣,眼神變得堅定:
“我明白了,我會用最快速度和琪琪建立信任,確保她以最佳狀態迎接手術。”
轉身離去時,她不禁回望——
沈兮妍正凝神審視著手裡的手術路徑圖,專注的側影在燈光下顯得格外沉靜。
輕輕帶上門,她靠上走廊牆壁,長舒一口氣。
學姐這是......再次向醫學的極限發起挑戰了。
這台手術的難度無疑是巨大的。
且不說這麼小的孩子能否配合,單是那比成人更加嬌嫩、尚在發育中的腦組織,就足以讓每一步操作都如履薄冰。
稍有不慎,便可能造成不可逆的神經損傷,直接導致孩子殘疾。
江之瑤定了定神,眼中卻燃起更明亮的光芒,她一定要全力協助學姐完成這場手術。
若有機會一同進入手術室,她將親眼見證一場生命奇跡的誕生,見證那雙被譽為“神之手”的頂級操作。
待到天色漸暗,沈兮妍才輕輕揉了揉後頸,注視著圖紙上終於完善的手術路徑圖,唇角泛起一抹滿意的笑意。
她拿起手機,撥通了一個熟悉的號碼,聽著那頭傳來的聲音,她語氣沉靜堅定:
“老師,我今天接診了一位小患者,如果可以,我希望將這台手術報送參賽。”
“哦?是什麼病例讓你這麼重視?”
“三歲患兒,功能區深部腫瘤切除手術。”
“這麼小的孩子?手術風險是不是太大了?”
“目前對於這個孩子來說最好的方案就是手術切除,腫瘤生長速度超出預期,保守治療的風險正在急劇增加。”
她目光掃向影像片上那片陰影,語氣凝重:
“每延遲一天,腫瘤與功能區的粘連就更深一分,現在手術,還能找到相對清晰的邊界。”
“我計劃采用術中喚醒,在保護功能的前提下實現全切。”
“她還這麼小,隻要有一線希望,我都想為她爭取更好的未來。”
她聲音輕柔卻執著:
“也為了那位不放棄的母親,和那個拚儘全力的家庭。”
電話那頭沉默了片刻,隨即傳來沉穩的回應:
“好,這台手術,到時候我會親自到場觀摩。”
沈兮妍唇角微揚:“老師,我還想請您幫忙聯係一下鬱老。”
“這個台手術的麻醉,我想懇請她親自操刀。”
“這個孩子的術中喚醒對麻醉的要求極高,必須確保萬無一失。”
“明白,你放心,我會親自和她約好時間。”
掛斷與老師的電話,沈兮妍心頭的重負輕了幾分,唇角不自覺地泛起笑意。
她抬眼望向窗外漸沉的天色,算著時間,景珩應該快到了。
正要起身去看今天新收治的小患者,辦公室門卻被輕輕推開,那個她正念著的人已站在眼前。
“還沒忙完?”景珩柔聲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