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風撲出的瞬間,劍尖劃破空氣,發出低沉的嗡鳴。他將全身真氣灌注於臂膀,太極劍意在經脈中奔湧,唐門暗器勁力藏於劍脊,奪命十三劍第十式“斷江流”率先出手,劍氣如潮,橫斬而至。
獨孤求敗站在原地,右手食指輕抬,指尖未動,卻有一股無形之力迎上,像是山壁擋住了奔馬。林風的劍氣撞在這股力量上,竟如雪遇沸湯,層層消融。緊接著,對方指尖微偏,輕輕一點。
那一指不快,甚至看不出多少動作,可林風胸口猛然一沉,仿佛被千斤鐵錘砸中,整個人倒飛出去,後背重重撞在擂台邊緣的木柱上,震得整座高台一陣搖晃。
他咳出一口血,抹去嘴角濕熱,抬頭看向那道身影。獨孤求敗依舊空手而立,連衣角都沒亂。林風咬牙站起,體內真氣已消耗大半,融合武學之間開始互相拉扯,太極的柔與奪命劍的剛在經脈裡衝撞,像兩股逆流的河水,幾乎要撕裂他的內腑。
係統提示浮現:【真氣損耗82,建議終止戰鬥】
林風冷笑一聲,沒理它。
他知道不能停。這一戰不是為了贏誰,而是要證明自己走的這條路沒錯。可他也清楚,再用十三劍,隻會被一次次點退。唯一的變數,是那還未練成的十四劍。
他閉眼深吸一口氣,調轉殘存真氣,以《太極劍》心法為引,強行打通阻塞的任督二脈。唐門秘傳的“凝息術”隨之啟動,將散亂的氣息壓成一線,直衝丹田。與此同時,他默念係統中那行始終灰暗的文字:“奪命十四劍——融合條件:生死臨界,劍意自生。”
此刻,正是臨界。
他睜開眼,雙手握劍舉過頭頂,劍身微微震顫。青光自劍柄蔓延而上,起初細若遊絲,隨後越來越盛,最終整把劍都被一層淡綠色的光暈包裹。這不是殺意,也不是戾氣,而是一種近乎生機的波動。
十四劍,終於出鞘。
劍未落,天地先有感應。遠處樹梢無風自動,地麵塵土盤旋升起,形成一圈環形氣浪。謝曉峰猛地睜眼,盯著那道青光,眉頭緊鎖。賽華佗手中的藥杵掉在地上,滾了幾圈,他也沒去撿。
“這是……什麼味道?”他喃喃道,“不像血腥,倒像是春雷過後,泥土裡冒出的新芽。”
林風一劍劈下。
沒有驚天動地的爆響,也沒有漫天劍影。隻有一道青色軌跡,筆直落下,速度快得肉眼難追。獨孤求敗終於動了,他雙指並攏,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一道看不見的屏障憑空出現,試圖擋住這一劍。
可那青光隻是輕輕一顫,屏障便如薄冰般碎裂。
劍勢未止,直取獨孤求敗頭頂。
就在劍尖距其天靈蓋不足三寸時,林風忽然察覺不對。這劍已不受控。它不再是他意誌的延伸,反而像是有了自己的念頭,非要穿透眼前之人不可。更可怕的是,他感覺到體內真氣正被瘋狂抽走,若不停手,不出十息,他就會油儘燈枯。
他想收劍,可手臂僵硬,經脈如被鎖死。十四劍一旦啟動,便要見血方休——這是原主留下的烙印,也是無數前輩劍客最終自刎的原因。
千鈞一發之際,一道聲音穿過喧囂,清晰入耳:
“燕兄,記住!劍下無生死,唯有道!”
是謝曉峰。
這句話像一把鑰匙,猛地捅進林風混沌的腦海。他眼前閃過這些年的一幕幕:在破廟裡為傷者接骨,用劍尖挑開毒囊救人;在山道上攔住劫匪,卻隻削斷對方兵刃而不傷人;在唐門廢墟前,親手點燃祭香,護著孩童遠離戰火……
他的劍,何時隻是為了殺人?
一股清明之感驟然升起。他不再強壓劍勢,而是反向引導,將醫術模塊中的“回陽引氣訣”運轉至極限,以柔和之力牽引狂暴劍氣回流。同時,左手掐住右腕脈門,逼迫真氣改道,繞開心脈,流向四肢百骸。
青光劇烈震蕩,最終沒有落下,而是猛然擴散,化作一麵半圓光幕,將獨孤求敗整個人籠罩其中。光幕流轉,隱隱有草木生長之意,卻不帶一絲殺機。
林風鬆手,長劍“當啷”一聲落在木板上。
他喘著粗氣,聲音沙啞:“你輸了。”
全場寂靜。
有人張著嘴,半天合不攏。剛才那一劍,明明氣勢滔天,最後卻連根頭發都沒傷到。這算哪門子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