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風握著劍柄的手鬆開了。他把劍插進地裡,不是為了支撐身體,而是讓劍氣滲入土中,穩住腳下這片焦黑的土地。剛才那一擊耗得太多,呼吸還在發沉,但他知道不能停。裂縫裡的東西沒走遠,風裡那股味道越來越濃。
謝曉峰站在他旁邊,沒有說話,也沒有動。他的手垂在身側,指尖離劍鞘三寸,不多不少。林風看了他一眼,他也正好轉過頭來。
“你還撐得住?”謝曉峰問。
“死不了。”林風喘了口氣,“現在不是休息的時候。”
遠處那些人已經圍成半圈,少林的和尚盤腿坐下,峨眉的女弟子手按劍柄,武當三人靠在一起低聲商量什麼。他們都在等,等一個能信的理由。
林風彎腰拔劍,劍身劃過地麵,發出一聲輕響。他抬手,一劍劈下——“破雲”。
一道劍痕留在地上,不深,但筆直。劍氣凝在空中,像一根線懸著,半天沒散。
有人倒吸一口氣。
這招看起來簡單,可誰都看得出不對勁。那種穩定,不是靠力氣壓出來的,是劍意本身在維持形態。練劍的人明白,能做到這一步,說明出劍時心無雜念,勁力貫通,差一點都做不到。
林風收劍,環視一圈:“我叫林風。我不屬於任何門派,也沒資格當你們的師父。但我剛才打的那一架,你們要是不信,可以去裂縫邊看看痕跡。”
沒人接話。
他又說:“接下來要來的,不會隻有一兩個。我一個人擋不住。所以我打算把我會的東西拆開,你們願意學就學,不願意也沒人逼你。”
他說完,轉向謝曉峰:“三少爺要是覺得不合適,儘管開口攔。”
謝曉峰沉默片刻,點頭:“你說。”
林風抬起劍,開始演示。“斷流”,是橫斬,講究一往無前;“歸墟”,是下壓帶收,把對手的攻勢吞進去再反推;“引星”,則是點刺,快而準,專破空門。
他每使一式,都會停下來解釋要點,不說內功運轉,隻講劍意走向。比如“歸墟”那一式,他用手指在空中畫了個弧:“不是往下砸,是先沉肩,讓劍自己往下墜,然後順著這股勢回頭一送。”
有幾個年輕弟子聽得眼睛發亮,立刻照著比劃。但也有人皺眉不動,顯然是怕貿然練了會傷經脈。
林風看出來了:“彆急著模仿動作。先站樁,閉眼,想象這三股劍意怎麼走。誰亂來,出了事我不負責。”
謝曉峰忽然往前走了兩步:“我能試試‘歸墟’的變式嗎?”
“請。”林風退開半步,把位置讓出來。
謝曉峰沒拔劍,隻是抬手做了個起勢。然後他腳步一錯,右手虛握,一記“歸墟”打了出去。動作不快,可空氣像是被什麼東西壓了一下,發出輕微的嗡鳴。
林風點頭:“你加了回旋勁,把下沉的力量轉成了橫向推送。比我剛才教的更省力。”
“你原版太剛,容易斷。”謝曉峰收回手,“練的人若根基不夠,反而傷自己。”
“所以才要大家自己調整。”林風笑了笑,“你能看出問題,說明真懂。”
謝曉峰看了他一會兒:“你這套劍法,融合了太多東西。我聽得出有謝家劍的影子,也有太極的圓轉,還有幾分玄鐵重劍的味道。可這麼多路子混在一起,你怎麼保證不出岔子?”
“我沒保證。”林風實話實說,“我隻試試。每次打贏一場,係統就會告訴我哪裡對了。錯的早就被淘汰了。”
謝曉峰眉頭微動:“係統?”
“說了你也不信。”林風擺手,“反正你現在看到的,都是活下來的。”
謝曉峰不再追問。他抽出自己的劍,緩緩道:“那我陪你練一段。”
兩人拉開距離。
謝曉峰先出手,一招“回風拂柳”,輕巧靈動,試探意味明顯。林風用簡化版十七劍應對,第一式“斷流”迎上去,兩人劍尖相碰,叮的一聲。
第二回合,林風改用“引星”,點向對方手腕。謝曉峰側身避過,劍鋒擦著他衣袖掠過。
第三回合,林風突然變了節奏。他沒出劍,而是停了一瞬,等謝曉峰劍勢將儘時,才輕輕遞出一劍——這一劍沒有名字,也不是十七式裡的任何一招,卻帶著一種“你不攻,我就不動”的意思。
謝曉峰的劍尖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