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清了清嗓子,開口道:“向陽,你回來了。這兩位是街道生產辦的周乾事和劉乾事。”
拿著筆記本的年長周乾事接過話頭,語氣倒是還算平和:“林向陽同誌是吧?我們聽李主任和不少群眾反映,你改良爐灶很有一手,省煤效果顯著,甚至搞出了什麼……‘折疊土灶’?”
折疊土灶?林向陽一愣,他什麼時候搞過這個?
他的目光下意識地看向自家那個經過改良、此刻卻被雨水泡得一片狼藉的土灶,隨即猛地反應過來——莫非是昨天糊灶膛時,他在地上畫的那些結構草圖,被誰看了去,以訛傳訛了?
王翠花立刻尖著嗓子插話,語氣酸溜溜又帶著煽風點火的意味:“可不是嘛!周乾事,劉乾事,你們是沒看見,這小子可能耐了!在地上瞎畫幾下,就用泥巴糊了個怪模怪樣的灶,說是能疊起來搬著走呢!吹得天花亂墜,這不是瞎胡鬨嘛!小孩子玩泥巴的把戲,還能當真?”
林向陽瞬間明白了。
這恐怕又是王翠花搞的鬼!
不知她怎麼歪曲傳話,把街道生產辦的人引來,嘴上說是考察,實則是想看他“出醜”,坐實他“瞎胡鬨”的名聲,最好還能把之前“技術革新模範”的名頭搞臭!
李愛華的眉頭也蹙著,顯然對王翠花的突然插嘴和這莫名的“折疊灶”說法也有些意外,但她還是保持著冷靜:
“周乾事,具體情況還需要向陽自己說明。向陽,你來說說,到底是怎麼回事?”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向陽身上。
周乾事和劉乾事是帶著上級可能的“新技術”期待而來,也帶著對“兒童發明”的天然懷疑。
王翠花是等著看笑話。
李愛華是帶著維護但又不得不公事公辦的謹慎。
林向陽的心跳加速,大腦飛速運轉。
否認?說沒這回事?
那等於承認自己“瞎胡鬨”,可能還會連累李主任的認可。
承認?可他確實沒做過什麼“折疊灶”……
電光火石間,虛擬圖書館裡那浩瀚的機械結構知識瞬間被激活,無數關於簡易裝置、折疊原理的信息碎片閃過腦海!
【基於現有條件黃泥、麻刀、簡易工具)及熱力學基礎原理,生成“便攜式簡易分體土灶”可行性方案……能量消耗:0.03。是否執行?】
執行!林向陽在意識中毫不猶豫地確認。
幾乎是瞬間,一個結構巧妙、利用卡扣和支撐原理實現簡易分體折疊的土灶三維模型及其製作步驟,清晰地烙印在他的腦海中。
雖然粗糙簡陋,但在這個時代,絕對堪稱“創新”!
他深吸一口氣,臉上露出一個屬於少年人的、帶著點靦腆卻又無比自信的笑容,開口道:
“周乾事,劉乾事,李主任,我是琢磨過一個能拆開、方便挪動的小灶,算不上折疊,就是……就是幾個泥坯子拚在一起的想法,還沒試過。正好各位領導在,要不……我現在就試試看能不能做出來?當場試試效果?”
他這話一出,眾人都是一愣。
王翠花立刻嗤笑:“現編現做?小子,牛皮吹破天了吧!”
周乾事和劉乾事對視一眼,眼中興趣更濃了。
他們見過不少搞技術革新的,但這麼半大孩子當場就要演示“發明”的,還是頭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