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屋子裡,第一次為了“巨額”財產的使用,展開了熱烈而平等的討論。
有分歧,有爭執,但更多的是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和規劃。
這種參與感,讓每個孩子都覺得自己是這個家重要的一份子。
大人們的討論,曉雨有些地方聽得懂,有些聽不懂。
但她能感受到家裡那種充滿希望的氣氛。
她看到大哥溫和地聽著每個人說話,看到姐姐認真地計算,看到二哥嚷嚷著養雞。
她悄悄地爬下炕,從自己的“寶貝盒”裡一個舊火柴盒)拿出那截最短的、幾乎握不住的炭筆頭,又翻出大哥昨天帶回來的、包課本的那張破麻布已經洗乾淨晾乾),鋪在炕沿上。
她沒有打擾大人們的討論,隻是憑借記憶和感覺,低著頭,用那截短短的炭筆,在粗糙的麻布上,認真地畫了起來。
她畫了四個手拉手的小人,高高的是大哥,紮辮子的是姐姐,頭大大的是二哥,最小的是自己。
她畫了院子裡那根電線杆,上麵掛著一個大喇叭,喇叭裡飄出好幾道波浪線,代表著聲音。
她還畫了天上的太陽和雲朵,雖然畫得歪歪扭扭,卻充滿了童趣。
在小人的腳下,她仔細地畫了很多個小圓圈,代表哥哥姐姐剛才討論的糧食。
在角落裡,還畫了一隻很小的小雞。
她沒有係統的繪畫技巧,全憑觀察和感覺,筆觸稚嫩而樸素。
但她抓住了核心——全家在一起,聽著廣播大哥修好的),擁有糧食獎勵),討論著未來包括養雞)。
當林向陽幾人初步達成了一個共識——先保證必要學習用品和安全燈罩),預留少量改善生活買點肉和油),剩餘大部分錢謹慎存起來或者尋找穩妥的小投資機會比如工具或雞崽)——之後,暫時休會時,才注意到安靜畫畫的曉雨。
“曉雨,在畫什麼呢?”林向陽溫和地問。
曉雨抬起頭,舉起那塊畫滿了圖案的破麻布,小臉上帶著一點羞澀和期待:“畫……畫我們……聽廣播……有糧食……還有小雞……”
三人湊過去一看。
刹那間,林向陽、曉梅、衛國都愣住了。
那稚嫩無比的畫作,卻像一麵最純淨的鏡子,映照出了他們這個家庭此刻最真實、最核心的渴望與幸福——家人團聚,衣食有望,未來可期。
沒有一句豪言壯語,但這幅簡陋至極的兒童畫,卻比任何語言都更有力地擊中了三個兄姐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衛國撓了撓頭,嘿嘿笑了:“曉雨畫得真像!有我有大哥!還有小雞!”
曉梅的眼圈微微泛紅,她接過那幅畫,仔細地看著,輕聲說:“畫得真好……這就是咱們家現在最好的樣子了。”
林向陽心中湧起一股巨大的暖流和酸楚交織的情感。
他蹲下身,輕輕抱住曉雨,聲音有些沙啞:“曉雨畫得真好,這是大哥收到過最好的畫。咱們家,以後一定會像曉雨畫裡一樣,越來越好。”
【能量:0.5310】——家庭的凝聚力、對未來的共同希望、以及小妹這份純真卻直指核心的情感表達,帶來了強烈的正向反饋,能量值悄然提升。
喜歡年代:重生1950,養仨娃!請大家收藏:()年代:重生1950,養仨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