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剛剛過了幾天“寬裕”日子,立刻又感受到了巨大的生存壓力。
“大哥,糧店的棒子麵今天限購了,每人每天隻能買一斤。”
曉梅從合作社回來,小臉繃得緊緊的,手裡提著的那點糧食顯得格外單薄,“而且隊伍排得老長,好多人在議論,說南方遭了水災,北邊的麥子又凍壞了,往後糧食要緊張了。”
林向陽心裡“咯噔”一下。
他最擔心的情況還是發生了。
信息差的優勢讓他比旁人更早預感到糧食危機,但真正麵對時,依然感到一陣無力。
“沒事,咱們不是還有點存糧嗎?精打細算,能撐一段時間。”他壓下焦慮,安慰著妹妹。
但情況比想象中更快惡化。
不僅糧食,連平日裡供應相對穩定的白菜、蘿卜等冬儲菜也迅速減少,價格微漲。
大雜院裡,家家戶戶都開始了更加極致的“省糧運動”。
粥熬得更稀了,窩頭裡摻的麩皮和野菜更多了,孩子們餓得嗷嗷叫的聲音又隱約可聞。
王翠花又開始活躍起來,這次不再是炫耀,而是哭窮和抱怨,整日裡在院子裡長籲短歎,指桑罵槐地說什麼“孤兒寡母吃救濟,拖累大家”,試圖給林家製造壓力,好在可能到來的配給中占點便宜,但響應者寥寥。
畢竟,林家“技術模範”的形象和除夕夜的爆米花回禮,還是贏得了不少人心。
然而,同情不能當飯吃。
林家的“家庭基金”在飛漲的物價麵前迅速縮水,那點存糧也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少。
“大哥,咱們的糧食......最多再撐十天,就得頓頓喝稀粥了。”
曉梅盤點著米缸,憂心忡忡地說。
管家的她,對數字最敏感,也最先感受到絕望的逼近。
衛國飯量大,最近明顯沒吃飽,但懂事的他沒吭聲,隻是出去撿煤核、糊火柴盒更賣力了,希望能多換點錢。
曉雨也變得安靜了許多,常常摸著肚子,眼巴巴地看著空空的糧袋。
【能量:0.8010】的光芒依舊,但它無法複製出足夠的糧食來解決這場即將到來的危機。
能量的緩慢恢複遠跟不上糧食消耗的速度。
一種壓抑的、饑餓的陰影,再次籠罩了這個剛剛看到一點希望的小家。
林向陽心急如焚。
黑市不敢再碰,正規渠道糧食緊缺且限購,挖野菜?
天寒地凍,野菜也還沒長出來。
他必須儘快找到一個能在短時間內產生食物、且成本低廉的方法。
他的大腦再次瘋狂運轉,搜索著前世的知識和虛擬圖書館中的信息。
“瓜菜代...瓜菜代...”他反複咀嚼著這個詞。
沒有瓜,也沒有菜,怎麼辦?
豆芽!
一個名詞猛地跳入他的腦海!
生豆芽!
黃豆或綠豆,在這個年代雖然也不富裕,但相對糧食更容易獲取一些,價格也便宜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