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言稚語引得大家都笑了。
林向陽欣慰地點點頭:“那好,分紅方案就是:一角錢改善生活,吃肉包子。剩下的一元八角四分,全部存入家庭發展基金!”
“但是,”他話鋒一轉,變戲法似的又從口袋裡摸出三個磨得光滑的小竹罐——這是他用撿來的細竹節親手打磨的,每個隻有拇指大小,上麵還刻了弟妹們的名字,“這一角錢的改善基金,怎麼用,也有講究。”
他將三個小竹罐分彆遞給弟妹:“這是給你們每個人的‘個人小金庫’。以後,每次分紅,如果有結餘,或者你們通過額外勞動比如曉梅幫鄰居記賬,衛國多撿了煤核)賺到的小收入,都可以由你們自己決定,存一部分到這裡麵,買點自己特彆想要的小東西,比如頭繩、玻璃珠,或者……買塊糖吃。”
這個舉措完全出乎弟妹們的意料!
他們竟然能有自己可以支配的錢了?
衛國拿著刻有“國”字的小竹罐,翻來覆去地看,愛不釋手。
曉梅則小心翼翼地將自己的那個“梅”字罐捧在手心,已經開始思考第一筆“私房錢”該存多少了。
曉雨看著那個小小的“雨”字罐,眼睛亮晶晶的,雖然她還不太懂具體怎麼用,但覺得這個屬於自己的小東西珍貴極了。
“這叫‘儲蓄罐’計劃。”
林向陽解釋道,“咱們大的錢,一起存,為了這個家。小的錢,自己存,學著規劃,也有一點自己的小樂趣。咱們既要團結一心,也要每個人都能有點小小的盼頭。”
這簡單而充滿智慧的安排,不僅解決了眼前分紅的問題,更是在弟妹們心中埋下了理財、規劃和希望的種子。
既有集體主義的共度時艱,也有對個體需求的細微關懷。
“現在,目標,合作社旁邊的包子鋪!出發!”林向陽大手一揮,如同將軍下令。
兄妹四人鎖好門,懷著激動的心情,浩浩蕩蕩地走向胡同口的包子鋪。
夕陽的餘暉將他們的影子拉得長長的,充滿了朝氣。
合作社旁邊那家國營包子鋪,此刻正是晚飯時分,排著不長的隊,誘人的肉香飄出老遠。
林家兄妹的出現,引得排隊的人和鋪子裡的售貨員都投來目光。
四個半大孩子一起來買包子,在這年頭並不常見。
林向陽鎮定地走到窗口,掏出那一角錢:“同誌,買四個肉包子。”
聲音清晰,不卑不亢。
售貨員看了他們一眼,沒說什麼,用油紙麻利地包了四個熱氣騰騰、白胖鬆軟的大肉包子遞出來。包子到手,那股混合著麥香和肉香的濃鬱氣味,簡直讓人沉醉。
“謝謝同誌。”林向陽道了謝,接過包子,分給弟妹一人一個。
四人拿著包子,並沒有立刻離開,而是走到旁邊一棵大槐樹下,互相看了一眼,仿佛在進行一個莊嚴的儀式。
“吃!”林向陽一聲令下。
四張小嘴幾乎同時咬了下去。
鬆軟的麵皮破開,滾燙的肉汁瞬間湧入口腔,鮮美的餡料混合著蔥薑的香氣,在味蕾上炸開!這是一種久違的、近乎奢侈的滿足感!
衛國吃得狼吞虎咽,幾口就下去大半,燙得直吸涼氣也舍不得停下。
曉梅小口咬著,細細品味,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光彩。
曉雨兩隻小手捧著比她臉還大的包子,小心翼翼地吹著氣,咬一小口,眯起眼睛,享受得晃著小腦袋。
林向陽看著弟妹們滿足的樣子,自己口中的包子也仿佛格外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