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天剛蒙蒙亮,寒氣最重的時候。
林向陽將那個沉甸甸、冒著森森白氣的冰坨子,小心翼翼地放入自製的“土法保溫箱”中,周圍用一些碎布頭塞緊,蓋上蓋子。
然後將保溫箱牢牢固定在雪橇上。
“衛國,跟我走一趟。”林向陽招呼道,“我們模擬一次長途運輸。”
他設定的路線是從大雜院到城東廢棄的磚窯廠即上次黑市遇險的地方),路程不近,且路況複雜,有平整的街道,也有顛簸的土路。
兄弟二人拖著沉重的雪橇,出發了。
寒風撲麵,嗬氣成霜。雪橇在壓實積雪的路麵上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緩慢而堅定地前行。
林向陽時刻關注著保溫箱的狀態,不時用手觸摸箱體外部感受溫度變化。
一開始,效果似乎不錯。
箱體外部一直很冰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日頭漸漸升高雖然是冬日,陽光依舊有微弱的熱量),加上路途顛簸,問題開始暴露。
行至半途,一段坑窪不平的土路,雪橇劇烈顛簸了幾下。林向陽聽到保溫箱內傳來細微的、冰坨與箱壁碰撞摩擦的聲音。
他心中一沉,趕緊停下檢查。
打開箱蓋,隻見原本塞得緊緊的碎布有些鬆動,冰坨子表麵似乎……比剛放進去時,光澤度差了一點點?
他用手摸了摸,指尖傳來更明顯的濕意和冰冷。
融化,已經開始悄然發生。
“大哥,好像……還是有點化?”衛國也看出了端倪,擔憂地說。
林向陽抿緊嘴唇,沒有說話。
他重新整理好填充物,蓋緊箱蓋,繼續前行。
最終到達廢棄磚窯時,已是正午。來回花費了近三個小時。
他迫不及待地打開保溫箱。
冰坨子依然存在,沒有變成一灘水,這已經比直接暴露在空氣中好上無數倍。
但是,它的體積明顯縮小了一圈,表麵布滿水珠,形狀也變得有些圓滑。
融化了接近三分之一!
這個結果,既讓人失望,又在意料之中。
“還是不行啊……”衛國有些氣餒。
“不,恰恰相反。”
林向陽看著那縮水的冰坨,眼中卻閃爍著光芒,“它證明了我們的思路是對的!隔熱有效!隻是我們的材料和工藝還不夠完善。”
他仔細分析著:“填充物在運輸中會移位,導致隔熱層出現薄弱點;箱體密封性還是太差,冷氣會外泄,熱氣會侵入;還有,冰本身在運輸中的震動和摩擦,也會產生熱量,加速融化……”
他一邊說,一邊在腦海中飛速優化著方案:
是否需要更牢固的固定方式?
是否可以在箱體內壁增加一層光滑的、摩擦力小的材料比如剩下的油紙或光滑的鐵皮)?
是否可以在冰坨外部也包裹一層隔熱的乾草或棉絮,減少直接接觸空氣的麵積?
“走,回去!”林向陽拉起雪橇,語氣中充滿了鬥誌,“我們知道問題在哪兒了,就有辦法改進!”
這次不成功的試驗,非但沒有打擊到他,反而讓他更加明確了技術攻關的方向。
喜歡年代:重生1950,養仨娃!請大家收藏:()年代:重生1950,養仨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