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妹需照料+學業為重。
這並非推脫的借口,而是他深思熟慮後,關乎這個家庭長遠發展的核心布局。
進廠,是解決眼前的溫飽;而堅持自學和培養弟妹,則是投資未來,是為了在更大的時代浪潮到來時,有能力抓住機遇,實現階層的真正跨越,而不僅僅是成為一個優秀的工人。
更何況……他腦海中閃過馬科長那張怨毒的臉。
今日在楊廠長家讓他顏麵儘失,若自己真進了機械廠,成了他手下的學徒,哪怕有楊廠長看重,以馬德彪睚眥必報的性格和其在廠內經營的人脈,給自己穿小鞋、使絆子恐怕是家常便飯。
屆時,自己將陷入無休止的內耗之中,何談發展與進步?
這看似風光的“金鑰匙”,或許同時也是一個將他鎖死在既定軌道上的“枷鎖”。
想到這裡,林向陽抬起頭,迎上李愛華那充滿期待和不容置疑的目光,臉上露出了恰到好處的感激與為難。
“李主任,”
他聲音清晰,帶著這個年紀應有的真誠,“首先,真的太感謝您了!也請您一定替我轉達對楊廠長的萬分感謝!感謝組織上對我們家的關懷和照顧,這份心意,我們兄妹幾個,銘記在心!”
他先肯定了對方的好意,姿態放得很低。
李愛華滿意地點點頭,以為他接下來就要滿口答應。
然而,林向陽話鋒一轉,語氣變得沉重而懇切:
“可是……李主任,這個天大的好事,我……我恐怕不能立刻答應,我得……好好想想。”
“想想?還有什麼好想的?”
李愛華臉上的笑容一僵,語氣帶上了幾分不解和急切,“向陽,這可是多少人求都求不來的機會!進了廠,你們家立刻就能翻身!你再能乾,在外麵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地折騰,能有進廠穩定?能有鐵飯碗可靠?”
“李主任,您說的這些,我都懂。”
林向陽微微低下頭,雙手不安地搓著衣角,將一個麵臨重大抉擇、內心掙紮的少年形象演繹得淋漓儘致,“可是……我爹娘臨走前,拉著我的手,千叮萬囑,一定要我把弟弟妹妹照顧好,要讓他們……讀書,有出息。”
他抬起頭,眼中適時地泛起了些許淚光,聲音也有些哽咽:
“衛國性子莽撞,曉梅曉雨年紀又小,我要是進了廠,一天到晚在廠裡,顧不上家。他們要是磕了碰了,或者……或者學壞了,我……我怎麼對得起我爹娘?而且,我自己……在夜校剛學了點東西,陳老師也說我有潛力,希望我能繼續深造。我……我也想多讀點書……”
他巧妙地將“弟妹需照料”和“學業為重”這兩個極具人情味和正當性的理由融合在一起,並將之上升到對父母遺願的承諾和對知識的渴望。
將自己的“長遠布局”包裝成一種無奈卻充滿責任感的抉擇。
李愛華愣住了。
她準備好的所有勸說詞,在“父母遺願”和“弟弟妹妹”麵前,都顯得有些蒼白無力。
在這個注重家庭倫理和長兄責任的時代,林向陽的理由無比充分,甚至帶著一種悲壯的犧牲感,讓她無法用“大局”或“前途”來強行反駁。
她張了張嘴,看著林向陽那稚嫩卻寫滿堅定與擔當的臉龐,又看了看旁邊依偎在一起的林家三個孩子。
最終隻是長長歎了口氣,語氣複雜:“你……你這孩子……心思也太重了。這可是……唉!”
她“可是”了半天,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
她能理解林向陽的顧慮,甚至內心深處有一絲觸動,但更多的是覺得惋惜和不值。
“李主任,”
林向陽見狀,再次誠懇地說道,“請您和楊廠長放心,我對機械的熱愛不會變。就算不進廠,我也會繼續學習,繼續鑽研。以後廠裡如果有什麼我能幫上忙的零活,或者需要技術上的建議,我定義不容辭!隻是眼下……家裡實在離不開,我自己的學習也剛起步……這個機會,隻能……隻能先辜負組織的好意了。”
他以退為進,表明自己並非不願為廠裡效力,隻是時機和家庭情況不允許,留下了未來合作的可能。
李愛華看著他那清澈而執拗的眼神,知道再勸無用。
她無奈地搖搖頭,語氣緩和下來:“好吧……既然你考慮得這麼周全,我也不逼你。這話,我會原原本本轉告給楊廠長。隻是……向陽,這條路是你自己選的,以後可彆後悔。外麵的飯,沒那麼容易吃。”
“謝謝李主任理解!我不後悔。”
林向陽鄭重地點了點頭。
送走了心情複雜、唏噓不已的李愛華,林家小屋陷入了短暫的寂靜。
衛國終於忍不住,甕聲甕氣地開口:“大哥……那麼好的機會,真的……不要了?”
他眼裡還有著對“鐵飯碗”的向往。
林向陽轉過身,看著弟妹們,神色嚴肅而堅定:“衛國,曉梅,曉雨,你們記住。進廠做工,是條好路,但不是我們唯一的路,也不一定是最適合我們的路。我們要看的,不能隻是眼前吃飽穿暖。我們要想的,是幾年後,十幾年後!曉梅的書能讀得更好,衛國你的力氣和手藝能有更大的用處,曉雨……也能自由自在地畫畫。而大哥我,需要更多的時間去學更多的東西。隻有我們自己變得足夠強大,有知識,有本事,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而不是一輩子被一個崗位拴住。”
他的話語,如同重錘,敲在弟妹的心上。曉梅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她似乎更能理解大哥的深意。
衛國撓了撓頭,雖然還有些懵懂,但他無條件相信大哥。
曉雨則緊緊抱住大哥的腿,小聲說:“曉雨聽話,曉雨不拖累大哥學習……”
看著懂事的弟妹,林向陽心中暖流湧動,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
然而,就在林家內部達成共識,準備開始做晚飯時,院門外,一個誰也沒有留意到的角落裡,一個身影悄然離去。
正是馬科長的心腹,一個平日裡溜須拍馬、專打小報告的青工。
他奉了馬德彪的命令,一直在暗中留意林家的動靜,尤其是林向陽對“特招”一事的反應。
當他聽到林向陽竟然“不識抬舉”地拒絕了這天大的好事,並且李愛華主任似乎也無奈接受時,他幾乎是立刻就跑回了廠裡,添油加醋地向正在生悶氣的馬科長彙報。
“……科長,您沒看見,那小子狂得很!李主任親自去說,他都敢拿喬!說什麼要照顧弟弟妹妹,要讀書,分明就是看不起咱們廠,覺得屈才了!我看他,就是仗著有楊廠長高看一眼,尾巴翹到天上去了!”
喜歡年代:重生1950,養仨娃!請大家收藏:()年代:重生1950,養仨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