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塊?!”衛國倒吸一口涼氣,剛才的興奮瞬間被這個天文數字澆滅了大半。
曉梅也咬著嘴唇,快速在賬本上劃拉著,顯然在計算這巨大的資金缺口。
“所以,全新的咱們買不起。”
林向陽話鋒一轉,“我們的目標,是二手貨。舊貨市場或者信托商店,有時候能碰到人家淘汰下來的舊縫紉機,價格能便宜不少,可能五六十塊就能拿下,或者想想彆的辦法。”
他將希望寄托於信息差和這個時代尚不規範的二手交易市場。
“那……那也得五六十塊啊。”
曉梅小聲道,家裡的積蓄距離這個數字,仍有不小的差距。
“錢可以想辦法攢,或者……賺。”
林向陽目光堅定,“關鍵是,我們要先找到這麼一台合適的、能用的二手縫紉機。”
接下來的幾天,林向陽的生活節奏變得異常緊湊。
白天,他依舊去夜校上課,維持著“好學”的形象,課餘時間則化身“市場調研員”,帶著曉梅穿梭於四九城幾個知名的舊貨市場、信托商店以及散布在各處的“鬼市”邊緣。
他見識了形形色色的舊物,從明清家具到洋鐘懷表,從破損的瓷器到泛黃的書畫,但適合他們家庭、價格又能承受的二手縫紉機,卻始終芳蹤難覓。
偶爾遇到一兩台,不是鏽蝕得無法使用,就是賣家奇貨可居,叫價直逼新機。
希望的火焰,在一次次的失望中,變得搖曳不定。
這天傍晚,林向陽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大雜院,心情比天色更加陰沉。
資金的壓力和目標的無望,像兩塊巨石壓在他的心頭。
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在這個物資匱乏、計劃經濟的年代,個人想要完成一點“生產資料”的升級,是何等的艱難。
“喲,向陽回來啦?”一個略帶戲謔的聲音響起。
林向陽抬頭,隻見王翠花正倚在自家門框上,磕著瓜子,皮笑肉不笑地看著他。
她那眼神,仿佛已經看穿了林家最近的“不順”。
“聽說你連機械廠的工作都看不上?嘖嘖,心氣兒可真高!這是要乾多大的事業啊?彆是眼高手低,最後啥也撈不著吧?”
林向陽懶得與她做口舌之爭,隻是淡淡瞥了她一眼,便要進屋。
王翠花卻不依不饒,提高了嗓門:“要我說啊,沒那個金剛鑽,就彆攬瓷器活!老老實實找個班上,比啥都強!整天瞎琢磨,能琢磨出金山銀山來?”
這話如同針一樣紮在林向陽的心上。他雖然信念堅定,但連日的奔波無果,讓他的信心也難免有些動搖。
就在這時,院門又被推開,是收廢品的劉海中,推著他那輛吱呀作響的破三輪車回來了。
車上堆滿了雜七雜八的廢銅爛鐵和破舊物品。
林向陽目光無意中掃過三輪車後鬥,一堆鏽蝕的金屬零件中,一抹熟悉的黑色三角形車架和幾個扭曲的輪圈吸引了他的注意。
是自行車零件!而且不止一輛車的殘骸!
他心中猛地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