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厲害的本事?”衛國立刻抬起頭,眼睛放光,“比修窗戶、做烤爐還厲害?”
“當然。”
林向陽指著牆上的防空圖畫,“比如,要是真有一天,天上嗡嗡飛來敵人的飛機,你怎麼知道它是來扔炸彈的,還是隻是路過?怎麼判斷它飛得多高、多遠?怎麼在最關鍵的時候,保護好自己,甚至……幫到更多的人?”
他將空襲預警、敵機識彆、彈道判斷這些複雜的概念,用孩子能理解的、帶著英雄主義色彩的語言包裝起來。
衛國果然被吸引住了。
男孩子骨子裡對軍事、對英雄的向往被點燃。他用力點頭:“想學!大哥,你教我!”
“好!那我們就從最簡單的‘口令’開始。”
林向陽順勢引導,“就像八路軍有聯絡暗號一樣,觀察飛機也有專門的‘術語’。這些術語,很多都是從國外傳過來的,比如……俄文。”
他巧妙地建立了連接。
“俄文?”
衛國眨巴著眼,看了看那本厚書,似乎有點明白大哥要做什麼了。
“對。我們先學幾個最常用的。”
林向陽用樹枝在地上寫寫畫畫,他當然不會寫俄文,而是用圖形和擬聲來輔助記憶。
“比如,空襲警報,俄文裡有個詞叫‘tpeвoгa’特列沃加),意思是‘緊急、危險’,聽到這個,就要立刻找地方躲起來,就像畫裡這樣。”
他指著防空洞的圖畫。
“特列沃加……”衛國跟著念,覺得有點拗口,但意思很好記。
“還有,‘выta’維索塔),是高度的意思。‘дaльhoctь’達利諾斯季),是距離的意思。‘пapaetpы’帕拉梅特雷),就是剛才王工說的,參數、數據的意思……”
林向陽挑選著可能與手冊內容相關,又能在“防空知識”裡找到解釋的簡單詞彙,用形象的方式教給衛國。
他教得用心,衛國也學得認真。
尤其是將這些詞彙與“打飛機”、“保護家園”聯係起來後,衛國的記憶動力空前高漲,反複念叨著那幾個發音奇怪的詞彙。
曉梅在一旁看著,大眼睛裡閃著好奇的光,也跟著默默記誦。
“好了,今天先學這幾個。”
林向陽見火候差不多,便話鋒一轉,拍了拍那本俄文手冊,用一種看似隨意的語氣對衛國道:
“衛國,你看,這書上都是這種‘術語’。大哥雖然認識一些圖,但這些字看不懂,就不知道這機器到底該怎麼調才算最好。就像你光有力氣,不知道扳手該往哪兒使勁,也修不好東西,對不對?”
衛國看著書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天書”,深以為然地點點頭。
“所以,你想不想幫大哥一個忙?”
林向陽拋出真正的目的,“明天,你再去廠裡找王工,不用提這本書。你就說,昨天教你的‘防空術語’你記住了,還想跟他學更多,比如……怎麼判斷飛機飛多高維索塔)的‘參數’帕拉梅特雷)是怎麼算出來的?或者,就問他‘帕拉梅特雷’到底是什麼意思,還有沒有其他好玩的‘術語’?”
他教給衛國的,不僅僅是幾個單詞,更是一套符合他年齡和認知水平的好奇說辭。
一個對“打飛機”感興趣的孩子,向一位看起來懂行的技術工人請教相關“術語”,合情合理,不會引起任何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