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圖從中找到與這個時代技術語境相契合的表達方式,以及可能存在的、與後世理論細微差彆之處。
他一邊閱讀,一邊在腦海中與“虛擬圖書館”掃描歸檔的那些德文資料、俄文手冊相互印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油然而生。
許多之前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零散知識點,在這些係統教材的串聯下,逐漸形成了清晰的脈絡。
時間在書頁翻動的沙沙聲中悄然流逝。
林向陽沉浸在知識的海洋裡,暫時將外界的紛擾、潛在的危機以及家中的窘迫都拋在了腦後。
這種純粹的、不受打擾的閱讀和學習機會,對他而言,彌足珍貴。
然而,當他按照書架上的索引標簽,尋找一本大綱中提及的、據說包含了大量實用結構設計和強度計算案例的《機械設計》修訂版)時,卻遇到了麻煩。
他在相應的架位上反複尋找了幾遍,甚至踮起腳查看了最高層,彎下腰檢查了最底層,都沒有找到這本書的蹤影。
難道被人借走了?
他心中閃過一絲失望。
根據老館長的說法,這類專業書籍借閱的人極少,通常都會在架上。
他不甘心地再次仔細掃視整個“機械設計”分類區域,目光最終定格在書架最內側、靠近牆角的一個不起眼的、帶玻璃門的木質壁櫃上。
壁櫃看起來有些年頭,深褐色的漆麵斑駁脫落,一把老式的黃銅鎖頭掛在櫃門上,鎖扣處泛著經年累月形成的深色包漿。
透過模糊的玻璃,可以隱約看到櫃子裡整齊地碼放著一些書籍,它們的外觀看上去比外麵書架上的更為古舊,書脊上的字跡也有些模糊。
難道……珍貴的書籍都被鎖在這裡麵?
林向陽心中一動,他想起了大綱中提示的“《機械設計》被鎖”這一關鍵矛盾。
看來,這本書很可能就因為其“稀缺”或“珍貴”而被特殊保管了。
他走到借閱台前,老館長依舊坐在那裡,戴著老花鏡,手裡拿著一支毛筆,正在一本線裝書的扉頁上小心翼翼地寫著什麼,神情專注。
“老師傅,打擾一下。”林向陽禮貌地開口。
老館長抬起頭,見是林向陽,臉色溫和了許多:“哦,是向陽同學啊,怎麼了?書看得還順利嗎?”
“很順利,謝謝老師傅。”
林向陽先表達了感謝,然後才說明來意,“我想找一本《機械設計》修訂版),按照索引應該在th13那個架位,但是沒有找到。我看到那邊有個帶鎖的櫃子,請問這本書是不是放在裡麵了?”
老館長聞言,放下了手中的毛筆,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一絲“果然如此”的表情:
“你說那本《機械設計》啊……沒錯,是在櫃子裡。那是五幾年出版的一版,數量很少,裡麵有不少實例和圖表是後來版本刪減掉的,現在算是館裡的稀缺文獻了。因為之前有過損壞和丟失的情況,所以就統一鎖起來保管了。一般不對外借閱,除非有特彆的教研需要,經過審批才行。”
他的語氣帶著遺憾,但規則就是規則。
喜歡年代:重生1950,養仨娃!請大家收藏:()年代:重生1950,養仨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