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讓三個孩子都挺起了胸膛,臉上洋溢著自豪的光彩。
將板車和展品安置好,獎狀被曉梅小心翼翼地貼在了屋內最顯眼的那麵牆上,與之前街道頒發的“技術革新模範”錦旗並排。
昏暗的燈光下,這兩份榮譽仿佛為這個家徒四壁的小屋注入了一種無形的底氣。
林向陽拿出機械廠的紙條,再次召開了簡短的家庭會議。
他將紙條上的內容告訴弟妹,並說明了“旁聽”和“交流”的性質。
“就是說,大哥不用馬上離開我們去工廠,還能去學更厲害的本事?”衛國理解得最快。
“對,大概是這個意思。”
林向陽點頭,“不過這事不急,我們得先把手頭的事情處理好,也要看看街道和學校的安排。”
他刻意將節奏放緩,既是謹慎,也是一種策略。
不能顯得對機械廠過於熱切,以免授人以柄。
晚飯是曉梅用獲獎後街道額外獎勵的幾兩肉票買的豬肉燉的白菜,雖然肉少菜多,但濃鬱的肉香彌漫在小小的屋子裡,伴隨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驅散了連日來的緊張和疲憊,充滿了久違的溫馨與滿足。
林向陽看著弟妹們吃得香甜的模樣,心中那股守護的信念愈發堅定。
無論前方有什麼,他都必須帶著這個家走下去。
然而,這份溫馨並未持續太久。
夜深人靜,弟妹們都已沉沉睡去,臉上還帶著笑意。
林向陽卻依舊毫無睡意,他靠在炕頭,耳朵捕捉著窗外的一切聲響。
展覽的“成功”像是一劑催化劑,他預感錢叔那邊絕不會毫無動靜。
對方投入了關注甚至可能是運作),必然期待著回報,或者……下一步的舉動。
果然,就在萬籟俱寂,連風聲都似乎停歇的後半夜,一種極其輕微、卻不同於往常的異響,再次傳入林向陽高度警覺的耳中。
不是窗欞的刮擦,也不是門口的腳步聲。
那聲音……更像是什麼東西在緩慢地、謹慎地……移動?
方向似乎來自窗外,但又比窗戶更低,像是貼著牆根。
林向陽的心猛地提了起來。
他無聲地滑下炕,赤腳踩在冰冷的地麵上,如同暗夜中的狸貓,悄無聲息地挪到窗邊,將耳朵緊緊貼在糊著報紙的窗欞上,屏息凝神。
聲音消失了。
仿佛剛才隻是他的錯覺。
但他不敢大意,保持著這個姿勢,一動不動。
過了足有五六分鐘,就在他以為真是自己神經過敏時,那細微的移動聲再次響起!
這一次,更加清晰,伴隨著極其輕微的、泥土或碎石被撥動的“沙沙”聲。
不是在窗前,而是在……屋後!
靠近那個被他用雜物巧妙偽裝起來的、用於地窖通風換氣的隱蔽氣窗附近!
喜歡年代:重生1950,養仨娃!請大家收藏:()年代:重生1950,養仨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