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肯率軍從軍,立下戰功,我定會上奏青州,舉薦你為高唐尉!”
劉備稍稍猶豫了片刻。
他本想等劉典那邊消息明朗再作打算,但高唐尉一職,正是他擺脫“亡命之徒”身份的絕佳機會。
總不能一直吊在曹操這棵樹上不是。
思索片刻,他當即拱手應道:“蒙從事大人不棄,備願效犬馬之勞!”
他轉頭對關羽道:“雲長,你率五十名親隨,繼續留在子平兄府中,保護兄長安全。”
又對張飛道:“益德,隨我一同從軍,殺賊立功!”
關羽、張飛齊聲應諾:“遵令!”
劉備之所以如此痛快,正因他早年曾在北方遊曆,對烏桓人的戰法頗為熟悉。
對付這些外虜,正是他的強項。
臨行前,他握著劉平的手,感激道:“子平兄長舉薦之恩,備沒齒難忘!”
劉平也握著他的手,眼中擠出幾滴淚水:“賢弟救命之恩,劉家永世不忘!
願賢弟旗開得勝,早立功名!”
兩人相對垂淚,情真意切,看得青州從事也頗為感動,連連讚歎:“宗室同心,其利斷金!
有玄德君相助,何愁烏桓不滅!”
實際上......劉備和劉平兩人怎麼想的,就不足為外人道也,更不適合寫在日記上了。
幾日後,青州大軍收集了數十艘舟船,用粗壯的鐵鎖將船隻相連,搭建起一座穩固的浮橋,橫跨黃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劉備與張飛率領親隨,跟隨著大軍,踏上了北渡黃河的征程。
青州從事果見對劉備的重用,令其統領五百騎。
秋風蕭瑟,旌旗獵獵,劉備立在浮橋之上,望著滔滔黃河水,眼中閃過一絲豪氣。
高唐尉隻是起點,他劉備的路,還長得很。
而高唐縣的劉平,望著大軍遠去的背影,終於長長鬆了一口氣,隻是不知道嘴裡在嘀咕著什麼......許下什麼心願。
黃河大堤之上,秋風卷著塵土滾滾而來,遮天蔽日。
遠遠望去,密密麻麻的旌旗如林般翻湧,青州兵的戰吼之聲順著風勢傳遍兩岸。
大軍陣型嚴整,居中是一萬步卒,身著劄甲,手持長矛,隊列如牆,穩步推進。
兩側各有五百騎卒遊走,馬蹄踏得大堤震顫。
騎士們腰挎環首刀,背挎勁弩,目光銳利如鷹,警惕著四方動靜。
西側騎兵之中,一員將領尤為惹眼。
正是劉備劉玄德。他身披玄甲,外罩一件素色披風,隨風獵獵作響。
臂膀修長的身形在馬上愈發顯得挺拔,和打擊麵廣。
他手中握著一杆長矛,矛尖映著日光,泛著冷冽寒光。
身後六七十名騎兵,個個年輕力壯,眼神中透著悍勇之氣,與尋常州郡兵截然不同。
這些人,部分是他的幽州老班底,還有部分是譙縣遊俠。
當初劉備在曹孟德府中為賓客,恰逢豫州刺史劉典彈劾曹家,曹操辭官返鄉“隱居”,實則暗中布局。
劉備奉命隨曹操前往譙縣,表麵上每日與曹操狩獵山林、飲酒作樂,一副不問世事的模樣,實則暗中幫助曹仁操練麾下的少年部曲。
這些少年多是曹氏宗族子弟與譙縣豪強後裔,自幼習武,悍不畏死,隻是缺乏規整操練。
劉備出身軍伍,少年時就合徒眾,經驗不是曹仁可以比的。
“兄長,前方便是平原縣,聽聞騎都尉何方的大軍也在附近追擊烏桓部。”
張飛拍馬來到劉備身側,他豹頭環眼,聲若巨雷,手中也是長矛。
喜歡漢末職場,小兵迎娶何太後請大家收藏:()漢末職場,小兵迎娶何太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