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乾的意思很簡單,就是自己帶一隊人前往後山小路設伏,防止司隸等人逃走。
說實話,他對對方來夾擊的五百賊寇,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畢竟,以何方手下這幫精銳,搭配許褚淩操這等猛人,就是來一千又如何?
最猛的鮑出還沒有出手呢。
嚴乾自然不甘心一直打醬油。
何方想想也是,打山賊練兵是一方麵,擄掠對方的財富也是一方麵。
於是令一個隊率領人隨嚴乾離去。
此時,何方身邊尚餘兩百名披甲士卒。
另有何玄統領的一百名輔兵,正看管著六十餘名俘虜搬運石塊、加固營防。
這些輔兵本就以雜務為主,此刻各司其職,倒也井然有序。
而山坡上的第一道寨牆處,淩操正率領本屯人手駐守,大部分人收集物資,構築矮牆。
小部分人刀矛出鞘、弓弩上弦,死死盯著山上方向,防備山上賊寇突然反撲。
不多時,遠處山穀道口傳來一陣密集的馬蹄聲與甲葉碰撞聲,打破了山間的沉寂。
何方抬眼望去,隻見約莫五百名賊寇正魚貫而入。
四百名步卒列成緊湊陣形居中前行,甲胄雖多是邊軍淘汰的舊製,卻擦拭得鋥亮。
矛尖斜指天際,透著肅殺之氣。
兩側各有五十名騎卒護持,馬蹄踏得地麵微微震顫。
騎士們腰懸環首刀、手持長矛,控馬穩如磐石。
待這支隊伍越靠越近,吸引了經驗的何方麵上依舊沉穩無波。
實則悄悄攥緊了腰間刀柄:這哪裡是尋常山賊?
分明是經過操練的精銳!
我隻是來剿滅一夥小山賊而已,怎麼......
他猛然醒悟:自己怕是落入了彆人精心設好的圈套!
若非先前淩操登寨破隘、許褚飛石挫敵,自己又識破雷公的叛徒行徑,提前斬了內奸,此刻他恐怕還在與司隸的賊寇死戰糾纏。
若再被這支精銳從側後突襲夾擊。
麾下這五百幫眾,無論是剛操練不久的農夫,還是初經戰陣的幫眾,都絕難抵擋。
就算有許褚和鮑出這等猛將來逆轉戰局,那傷亡也是極大。
同時,更讓他心頭一沉的是,對方隊伍中那兩名騎乘白馬的頭領。
左側一人麵如冠玉,背負一張桑木長弓,箭囊裡插滿雕翎箭,正是江湖上聞名的賊首“張白騎”。
右側一人身材矯健,白衣白甲,名號“浮雲”。
依係統探查,二人武力值分彆為83與81。
在二流高手之列按係統評級,7584為二流)。
身處黃金段位區,操作穩如老狗,但上限看隊友。
何方目光掃過對方嚴整的陣形,又低頭看了看自己麾下:兩百甲士雖算精銳,卻是臨時拚湊。
輔兵與俘虜難堪戰陣;淩操雖悍勇,卻需守寨分身乏術。
此消彼長之下,這場突如其來的遭遇戰,怕是比攻寨還要凶險的多。
“屯長勿憂!若此輩賊寇敢上山來,某一人便可據險阻之,保寨牆不失!”
許褚眯起牛眼,盯著山穀中逼近的賊寇精銳,甕聲甕氣的嗓音裡滿是底氣。
他天生神力,最擅憑險禦敵,方才見對方陣仗雖整,卻也不懼。
“上山?”
正蹙眉思索的何方聞言,腦海中驟然靈光一閃。
他此前暗忖:眼下直麵兩股賊寇,山穀中是建製齊整、全員披甲的精銳,山上是司隸麾下的殘部,若被兩麵夾擊,必陷險境。
如今許褚一語點醒,倒讓他想起兵法中“避強擊弱、逐次破敵”的道理。
若執著於與山穀精銳死拚,一時難分勝負,反倒會被山上賊寇居高臨下的騷擾。
不如先棄此處,轉攻山上弱敵,先吞掉司隸殘部,再回頭對付山穀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