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大捷的戰報被大將軍遞到天子案前與尚書台。
大將軍府雖掌軍事,卻無權直接下賞格。
需與司徒府、尚書台、光祿勳等部門商議,一時半會定不下來。
天子接到大捷之後,先是大喜,隨後又是大怒,把河南尹陳導和司隸校尉張溫等人好一頓申飭。
然後,司隸校尉部借調的孫堅帶著家兵,河南尹麾下的掾屬閔貢帶著郡兵,四處出沒。
直接把周遭山賊清理的乾乾淨淨。
當然,不乏有些世家大族提前得到消息有所暗示,有些山賊提前化賊為民......
這些和何方目前都沒啥關係,他眼下最緊迫的,是近兩千名被解救子民的處置。
事情報上去,大將軍府按例要將人口移交雒陽令周暉。
這是常規的安排:大將軍府統管軍事,民政事務素來歸司徒府統籌。
而雒陽地界的百姓安置,自然由雒陽令負責。
按照慣例先統計戶籍,有原籍者遣返,無籍者暫由雒陽府接管,待後續造冊分配。
當然,那個小米的母親也找到了,她是直接安排到津幫中的,何方又因此收獲了一點魅力和一點政治。
達到了83和45。
至於其他人,何方自忖沒有能力吃下去,於是召集被解救的流民,宣布官府安置方案。
原以為眾人會感念獲救之恩,卻沒料到話剛說完,場中便響起一片慟哭聲。
“萬萬不可啊,官君!”
一個須發半白的老者拄著拐杖,跪倒在地,老淚縱橫,“老奴原籍河東,黃巾亂時家鄉被燒,妻兒都沒了,回去也是餓死!
跟著司隸那賊寇,雖吃不飽,至少還有口飯吃,這一遣返,便是死路一條啊!
某要加入津幫。”
話音未落,人群中哭聲更甚。
一個抱著幼兒的婦人哭得撕心裂肺:“官君開恩!賤妾男人被賊寇殺了,就剩賤妾娘倆,若被發賣做奴婢,兒怕是活不過三年!
不如讓賤妾死在這兒,還能留個全屍!”
何方連忙上前攙扶,高聲勸說:“諸位莫慌!官府定會妥善安置,絕不會讓大家餓死、做奴婢!”
可無論他如何解釋,流民們卻隻是哭著搖頭,有的甚至從懷中掏出碎瓷片,就要往脖子上劃。
何方好一頓安撫,忙的是焦頭爛額,於是又令人發放糧食,這才暫且穩住場麵。
隨後便急火火的去找孟光。
對方身為講部吏,自然熟悉民政流程:“孟兄,以往官府解救了流民,都是如何處置的?”
孟光正在看春秋,聞言抬頭,語氣平淡地解釋:“按朝廷規製,若流民有原籍戶籍,需核驗身份後發放路引,遣返回鄉;
若是無籍流民,便由地方官統計戶口、造冊入籍,再劃撥官田讓他們租種,按律繳納租稅。
這是明麵上的流程。”
他頓了頓,話鋒一轉,聲音壓低了幾分:“可實際操作中,哪有這麼規整?
無籍的青壯還好些,多被豪強或官府私征為佃戶。
那些婦孺,尤其是沒背景的,常被當做官奴發賣,或是給世家大族做仆役,換些錢財填補府庫。”
“那……這麼多孩童呢?”
“孩子?”孟光嗤笑一聲,“在彆處或許沒人要,在雒陽卻是緊俏貨。
世家大族都愛買些年幼的孩子回去,男孩從小習武、教忠,養作死士或親信;
女孩便教針織灑掃,做貼身婢女。
這般從小養起來的人,比外麵招攬的賓客、仆役靠譜得多。
隻是……”
他話沒說完,何方卻已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