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個突然的靈感
分紅之後,嫂子們的乾勁空前高漲。
這天,趙玉華在整理布料樣品時,手裡攥著一塊邊角料,忽然冒出個念頭:
“咱們不能老給彆人貼牌生產,為什麼不把自己的名字打出去?”
她心裡一激靈,幾乎可以看到未來那麵屬於嫂子們的旗子,在風裡獵獵作響。
——
二、第一次提議
第二天例會上,她開門見山:“嫂子學院,不該隻停留在給人打工。咱們要有自己的牌子!”
嫂子們麵麵相覷,一時沒敢接話。
老李嫂猶豫:“玉華啊,這牌子可不是嘴上說說就有的。商標、質量、宣傳,哪一樣不燒錢?”
趙玉華點頭:“對,難。但隻要開始走這一步,哪怕慢點,我們總能走到。”
——
三、名字的爭論
起名字成了頭等大事。
有人說叫“紅嫂”,寓意軍嫂的紅心;有人說叫“勤嫂”,突出能乾;還有人開玩笑:“乾脆叫‘嫂子牌’,聽著親切。”
趙玉華把大家的建議一一記下,最後拍板:“就叫‘軍嫂’!這是我們的身份,也是我們的驕傲。以後誰見了這兩個字,就知道這是嫂子們親手做出來的東西。”
會議室裡一陣熱烈掌聲,許多嫂子眼睛裡閃著光。
——
四、第一塊布料的試驗
決定之後,趙玉華帶頭挑選最好的布料,做出幾套樣衣。
嫂子們湊在一起,細細討論:領口要不要寬?針腳是不是太顯?扣子該選什麼材質?
一個個認真得像對待自己出嫁時的嫁衣。
最後,她們在胸口繡上兩個字——“軍嫂”。
針腳密密,字跡端正,簡單卻大方。
——
五、旗子的誕生
趙玉華覺得還不夠,她讓幾個嫂子用紅布縫製了一麵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