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風聲驟起
早朝之後,聖旨如雷霆般傳遍京城:
“兵部尚書劉鎮川,因武庫失管,暫罷職務,候查!”
聖旨甫一傳出,朝野轟動。
“劉尚書被罷了?!”
“這可是一品大員,掌天下兵權啊!”
“誰能想到,兵部會出這種事!”
“噓,小聲些!聖上親下的旨,錦衣衛正在查,誰敢妄議?”
京城的酒樓、茶館,頃刻間議論四起。百姓隻當是兵部出了大醜,但在官場人眼中,卻看出了一場權力的風暴。
兵部震蕩,朝局難安。
二、劉府失勢
劉鎮川滿麵鐵青,回到劉府時,早有家眷候在門口。
“大人,究竟怎麼了?外頭都在傳您……”
“夠了!”劉鎮川猛地甩袖,臉色陰沉。
他心中翻江倒海,胸口憋著一股無處可出的怒火。
“尚書之位,豈是說罷就罷?!”
幕僚們一個個噤若寒蟬。
“大人,此番……恐怕是有人在陛下麵前做了手腳。”
劉鎮川冷笑:“不用說我也知道!賬冊被動過手腳,這絕非一日之事。”
他猛地一拳砸在桌案上,牙關咬得咯咯作響。
“顧雲初……一定是她在背後攪的局!”
幕僚遲疑:“可據探子來報,顧大人這幾日並無動作,倒是錦衣衛查得極緊,怕是他們做的文章。”
劉鎮川一怔,心中隱隱發寒。
若不是顧府,那是誰在布局?
三、權力真空
劉鎮川被罷,兵部頓時群龍無首。
兵部侍郎們麵麵相覷,心裡卻都暗暗揣摩:
“尚書不在,誰來掌權?”
“若能趁此機會往上一步,便是平步青雲!”
可他們心知肚明:此時兵部風頭正緊,誰貿然出頭,便可能成為下一個替罪羊。
因此,兵部衙署表麵如常,實則人心惶惶,暗流洶湧。
京城朝臣更是敏銳地察覺到,聖上此舉,不隻是懲治兵部,而是在重新分權。
四、顧府暗思
顧雲初在書房,翻閱著送來的密報。
“劉鎮川被罷,兵部震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