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
龍箭甲研究院,一間嶄新的實驗室門前。
紅綢覆蓋著門牌,幾位院裡的領導站在一旁,嘴角掛著標準而克製的笑容。
顧逸站在絕對的中心位。
他身邊,是馮雲凱和吳浩青。
兩人穿著嶄新的研究服,胸前掛著嶄新的個人二等功勳章,整個人的精氣神都提到了頂點。
這份榮譽,是跟著顧逸從電磁軌道炮項目裡搏殺出來的。
此刻,他們望著顧逸的背影,眼神裡混雜著敬佩、狂熱,以及一種對未來的絕對篤信。
一位頭發花白的研究院領導走上前,手掌在顧逸的肩膀上輕輕拍了拍。
“顧中校,研究院的老本,快要被我們這代人吃完了。”
他的聲音裡透著一股歲月沉澱下的感慨。
“再過幾年,等我們這批老家夥都退了,怕是會出現人才斷層。”
“你這個實驗室,不光要出成果,更要出人才。”
領導的言外之意很明確。
希望顧逸能帶一帶年輕人。
顧逸點頭。
“我儘力而為。”
簡單的剪彩儀式後,人群散去。
“顧逸專屬實驗室”的銅牌,在走廊燈光下反射出深沉的光澤。
馮雲凱和吳浩青跟著顧逸走進實驗室,兩人幾乎是同手同腳,激動的情緒快要從胸腔裡滿溢出來。
這裡的一切都是全新的。
嶄新的設備泛著冰冷的金屬光澤,寬敞的空間甚至帶著一絲新裝修的油漆味,還有一間視野開闊的獨立辦公室。
顧逸在自己的辦公室裡坐下,指了指對麵的椅子,示意兩人也坐。
“顧工,院領導找我們談話了。”
馮雲凱率先開口,他身體坐得筆挺,雙手拘謹地放在膝蓋上。
“他說,跟著您,是我們這輩子最大的機遇,讓我們一定要死死抓住。”
吳浩青在一旁用力點頭,他嘴笨,但臉上那股子誠懇勁兒騙不了人。
他們心裡比誰都清楚,沒有顧逸,彆說二等功,他們現在可能還在原來的項目組裡苦熬資曆,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出頭。
顧逸的手指在光潔的桌麵上輕輕敲擊,發出規律的輕響。
“項目報告書,我會如實寫。”
他看著眼前的兩人。
“你們做了多少貢獻,一分都不會少。隻要踏踏實實地乾,將來肩膀上換成兩杠四星,不是什麼難事。”
上校。
這兩個字像一道電流,瞬間擊中了馮雲凱和吳浩青。
兩人的呼吸猛地一滯。
他們下意識地對視一眼,都從對方驟然放大的瞳孔裡,看到了難以置信的狂喜。
對於技術人員來說,上校軍銜,那幾乎是職業生涯能觸及的穹頂。
而眼前這個比他們還年輕的領導,卻用一種陳述既定事實的平淡口吻,將這個遙不可及的目標,清晰地擺在了他們麵前。
他們毫不懷疑。
因為他是顧逸。
一個親手將不可能變為可能的人。
“是!保證完成任務!”
兩人幾乎是彈射起立,胸膛挺得像要炸開。
顧逸要的就是這種絕對的執行力。
他的下一個項目,容不得半分差池和猶豫。
“從今天開始,放下手頭所有其他事情,我們隻有一個目標。”
實驗室揭牌的當天下午,顧逸召集了第一次項目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