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耀邦長歎了一口氣,臉上的神情變得無比沉重。
“芯片,芯片……”
他揉了揉眉心,滿臉的疲憊。
“小顧,你知道騰躍科技嗎?”
顧逸點了點頭。
“當然知道,我們龍國的驕傲嘛。”
“驕傲?”
林耀邦苦澀地搖了搖頭。
“那都是過去了。”
“因為芯片被卡脖子,他們已經整整兩年沒有發布新的旗艦手機了。”
“堂堂一個民族企業的標杆,現在隻能靠賣一些中低端產品勉強維持。”
“甚至有傳言說,他們馬上要妥協,發布一款搭載過時4g芯片的所謂‘新旗艦’。”
“網上那些等等黨,都快失望透頂了。”
“這對我們整個國家的科技自信心,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顧逸沉默了。
他當然知道這件事。
曾幾何時,騰躍是唯一能和水果公司在高端市場掰手腕的龍國品牌。
如今卻落到這步田地,讓人唏噓不已。
“所以,小顧。”
林耀邦的目光重新變得銳利,他盯著顧逸,一字一句地說道。
“你的1納米光刻機項目,不隻是為了軍用,更是為了我們整個國家的產業!”
“我們不能再等了!”
顧逸挺直了身子,目光堅定地迎向林耀邦。
“首長,我明白。”
“還是那句話,人員設備一到位,我們立刻開始!”
“請您和全國人民放心,騰躍等不了太久,我們的高端芯片,也絕對不會缺席!”
會議結束了。
一場席卷全國科研領域的風暴,以瀾市的龍箭甲研究院為中心,驟然掀起。
一道道絕密的調令,從京城發出,飛向全國各地的頂尖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企業。
“接上級通知,命你單位光刻膠專家李振國教授。”
“於二十四小時內,前往瀾市龍箭甲研究院報到,參與國家級絕密項目。”
“接上級通知,命你單位精密光學專家王海東院士……”
“接上級通知,命你單位超精密機床工程師張建業……”
一位位在各自領域內聲名顯赫,甚至被譽為國寶級的大佬,被緊急征召。
他們中,有的人正在給學生上課,被一通電話叫走,隻留下一教室錯愕的學生。
有的人正在主持重要的實驗,不得不將手頭的工作交給副手,行色匆匆地踏上征程。
整個龍國的科研精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決心,向著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龍箭甲研究院彙集。
而風暴的中心,顧逸已經一頭紮進了實驗室裡。
他把自己關在辦公室,三天三夜沒有出門。
桌上堆滿了草稿紙,上麵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圖表。
光刻機的核心,在於光源、物鏡和工件台。
其中,雙工件台的同步運動精度,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兩個重達數百公斤的平台,要在極高的速度下。
實現納米級的同步運動和定位,其難度不亞於在萬米高空穿針引線。
而顧逸要做的,就是設計出控製這一切的核心算法。
第四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照進辦公室時,顧逸終於放下了筆。
他伸了個懶腰,看著白板上那套複雜而又完美的“高精度雙雲台同步算法”。
露出了一個疲憊但滿足的笑容。
現在,就等那些專家大佬們到位了。
與此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