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向北區。戰鬥剛停,但煙霧已經開始飄落。如果我們不走,所有人都會被困在這裡。
我打開全局地圖,手指劃過地下層。那片廢棄的地鐵維保隧道還在。二十米深,結構完整,我早年用零域加固過三次,通風和淨水係統也預留了接口。本來是作為最後的備用方案,現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召集老周和蘇晴在控製室見麵。路上看到不少人在清理廢墟,有人抬著傷員往臨時帳篷走,還有孩子在幫忙搬藥箱。
控製室的屋頂塌了一角,設備大多燒毀。我們站在殘存的操作台前。
“地上設施損毀超過一半。”老周說,“電力中樞壞了,備用發電機隻能撐三天。戰鬥傷亡三成,輕傷還能動的都編進了巡邏隊。”
蘇晴點頭:“藥品夠用兩周,但缺血漿和抗生素。傷員裡有兩個需要手術,現在條件不行。”
我看著他們,“隻有一個辦法。轉入地下。”
老周抬頭:“你說的是那條舊隧道?”
“我加固過,能抗八級震動。裡麵有三個通風井,兩條連接市政淨水管道的支線。隻要接通能源,可以支撐五百人生活一個月以上。”
“問題是入口。”蘇晴說,“地表通往隧道的檢修口都在北區邊緣,現在那裡全是煙霧和殘餘熱量。”
“我們從教育區下。”我說,“我記得有一條維修斜道,通向深層管網,再走兩百米就能接入主隧道。”
老周想了想,“可以試試。但我得先派人探路。”
“沒時間了。”我打斷他,“煙霧再擴散十分鐘,我們就出不去。現在就得走。”
他沉默幾秒,點頭:“好。我帶人清通道,你負責組織撤離順序。”
“蘇晴,你優先轉移傷員和醫療設備。學生和後勤跟在後麵。普通人最後走。”
她沒說話,轉身就往外走。
我拿起工具包,跟著老周出門。路上遇到張雯,她正帶著幾個孩子封窗。
“你們去哪?”她問。
“地下。”我說,“所有人,十分鐘內集合,按編號排隊。”
她點頭,馬上吹哨召集。
我們在教育區後巷找到那個斜道入口。鐵蓋鏽死了。老周用撬棍砸開,下麵是一段向下的水泥坡道,濕滑,布滿青苔。
他打著手電先下去。我緊跟著。坡道儘頭是一條狹窄的通道,頭頂有粗大的管道,腳下是淺淺的流水。
“能走。”他說。
我立刻通知上麵。第一批人開始往下走。蘇晴扶著擔架走在最前麵,兩個護士抬著藥箱。孩子們一個接一個進來,沒人哭,也沒人跑。
中途有個小女孩腳下一滑,差點摔進水裡。我伸手拉住她。她抬頭看了我一眼,抓緊了我的袖子。
隊伍慢慢向前。我數著人數,一邊檢查通道結構。有兩處裂縫,我用零域簡單封住。精神力快見底了,每次調動都像在抽骨頭裡的東西。
走到接入點時,老周檢查了門閘。手動輪盤卡住了。他和兩個隊員一起用力,轉了半圈,哢的一聲,鎖開了。
門後是主隧道。更高,更寬,牆麵刷過防火塗層,地上鋪著防滑紋路。這是我當年做的標準。
我打開隨身燈。光線照出去很遠。儘頭隱約能看到通風口的格柵。
“到了。”老周喘著氣說。
我回頭看向剛進來的人群。他們站在通道裡,有的靠著牆休息,有的小聲說話。一個老人坐在折疊椅上,手裡還攥著保溫杯。
蘇晴已經開始布置醫療區。她把擔架放在乾燥的地方,打開急救包。
我拿出終端,調出隧道結構圖。接下來要接通風、水、電。還得建立新的指揮點。
老周站在我旁邊,“接下來怎麼辦?”
我盯著圖紙上的節點,手指劃過幾處關鍵位置。
“先把空氣循環係統打開。”我說,“然後接主水管。”
喜歡零域建築師請大家收藏:()零域建築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