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青龍江這個稱呼,最早應該是清龍江吧!
當然,這也導致了青龍江沿江的地帶,所分布的少數名族村落要更多,且更加密集!
之前趙寒帶著隊伍所走過的區域,一路也算遇到過不少的村落,但是比起這青龍江流淌的區域來說,完全稱得上是地廣人稀了!
趙寒一路追尋著拜特留下的痕跡,經過了好幾個村落,來到了青龍江邊。
因為兩岸地帶有很多村落分布的緣故,所以,青龍江上麵架起了橋梁。
趙寒此時便走到了這邊江岸的橋頭!
這是鐵索橋,上麵鋪著厚厚的棕木板!
青龍江沿岸的這些村落,都種植了不少的棕樹。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hone12、sitch等你抽!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粽葉是他們常用的一種工具材料。
而棕木,即便日曬雨淋,也不會長蟲,更不容易腐朽,是這些村落比較常見且十分好用的木材之一!
當然,主要就是拿來搭橋鋪路。
趙寒走到橋頭的時候,橋上正好有約莫七八個人朝這邊走來!
這些都是附近村落的人,穿著他們名族特有的傳統服飾,背著竹子編織的背簍。
背簍之中,背著滿滿的,用繩子捆緊的各種東西。
這個季節,正是接近秋收的時候,他們所背的,多是帶杆的莊稼。
在這樣的地方,收獲莊稼,基本都是依靠人力,可沒有什麼現代化的工具!
就拿他們種的水稻來說,都是連杆一起割斷,背回家之後,倒掛在二樓的欄杆上,等穀子晾乾燥了之後,才弄下來拿去磨。
這與這些村落所處的地形有關吧!
在這樣的地方,沒有太多的平地可以供人們直接將各種糧食莊稼收回去鋪在地麵上曬。
還有一點就是,這些地帶,本來就是處於深山之中,雨水較多,濕氣也大,並不適合在地麵上晾曬莊稼。
這裡的村落,房子基本都是木頭搭建的。
幾乎所有的房屋,都是建成三層。
第一層完全是空的,接觸地麵。
在地上搭建起來一個台子,這個台子並不矮。
之後,才在這個台子上麵搭建房屋,房屋一般兩層。
這台子下麵的,接觸地麵的便是低一層。
這樣做,主要是因為地麵潮濕,還有就是大山之中,各種蛇蟲之類的東西並不少見!
這個隔一層空出來,一個是可以保持屋內乾燥,另外一個便是可以隔絕蛇之類的進入房子裡麵。
在台子上建造起來的這一層,便是當地之人主要生活的地方!
再上麵,還有一層,多用來存放糧食所用!
麵對迎麵走來之人,趙寒不為所動!
但是,趙寒太過於引人注目了,這些人肯定不可能無視他的存在。
趙寒本身就俊俏英武,氣質不凡!
再加上,他一身衣服,與這裡的人格格不入,想不引人注意都不難!
尤其是這一群人之中的兩個小姑娘,隔著好遠看著趙寒,都看得有些癡了!
不僅是兩個小姑娘了,就連其中的年紀大一些的老人,都忍不住感慨著說道
“這是哪家的娃子哩,長得好生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