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官從我是特種兵開始!
這第一頁上麵所提到的慶同,指的正是鐘雲奇的高祖,也就是老鎮長鐘遠山的爺爺,鐘慶同。
鐘雲奇看完這第一頁的小記之後,頓時變得沉重了許多。
仿佛,他所捧著的,不是一個手抄本,而是他們這個鎮子的一段曆史。
做了一個深呼吸之後,鐘雲奇緩緩翻開了第二頁。
從這第二頁開始,便是手抄的內容了。
也就是石碑上原本所刻著的內容。
‘洪武元年,天降異象,赤貫穿空,消失於西南。’
‘隆武二年,司天台吳顯,奉旨西行,視察龍脈之地。’
‘顯依照監天密錄所記載,入滄龍流行之地尋其龍脈。’
‘顯觀滄龍,激湍衝割本為凶,忽而深聚緩和轉化吉,此乃遇龍呈祥。’
‘烏青有言,夫山以靜為常,是惟無動則成龍矣。水以動為常,是惟無靜則結地矣。故成龍之山,必踴躍翔舞。結地之水,必灣環悠洋。’
‘愛從重濁凝於地,便有高低勢。勢來起伏是行蹤,前賢呼作龍。’
‘水送則龍行,水界則龍止。
滄龍環繞水深聚,蓋水本動,妙在靜中,聚則靜矣。
水融注則內氣聚,蓋倉聚則精氣翕集,此其所以為貴,真龍落處。’
‘顯於龍脈之地尋得龍穴所在,幸得入之。’
‘龍穴之中,有幼龍焉。’
‘蛇生百載而變蟒,蟒蛇蛻鱗變幼龍。’
‘顯得見雙龍同穴,幸甚,此生無憾矣。’
‘幼龍有靈,念顯誠心,並未傷吾。’
‘顯功成身退,上稟聖聽。聖龍大悅,命顯守護龍脈之地,以期幼龍卸甲圓滿,化龍而升。
顯歸,念此地幼龍之後甚多,皆未開智,擾民存生,便於此地建城鎮,聚四方之民共守之。
聖龍親賜金命,謂之鎮仙。
仙者,幼龍之後未開化者也。
顯知幼龍十載一卸甲,需要肉食補之。
顯以司天之法算的秋白之期,於鎮仙之中立下十年祭祀之規,以供幼龍。’
‘顯之一生,比之幼龍,不足其百一。
立此碑,以期後來者,有人能繼承顯之誌,守其化龍。’
‘隆武二年丙戌正月十一日,司天吳顯立。’
這些,便是這本手抄本的全部內容了。
第一頁是抄錄碑文的學士朱顯廷的自述。
從第二頁開始,便是他所抄錄的,古鎮中央的這快石碑上原本所刻著的記事碑文。
碑文的大致意思,主要可以算作三個部分吧。
第一個部分,隻有很短的幾句。
說的是曾經洪武元年的時候,天現奇異景象,有赤色長虹穿過天空,落與西南之地,最後消失不見了。
這其實是吳顯從監天密錄之中看到的記載。
監天密錄,是從曾經的欽天監就一直流傳下來的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