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新書快10萬字了,所以打算解答一下一些讀者的疑惑。
1題材選擇
我寫小說有幾年了,第一本書寫的就算是軍事的,那是2018年了當然那個時候頭鐵,年輕,寫的也錯漏很多,那本書最後的結局404了。
所以對軍事,我還是心有不甘。
我本身是外科畢業,所以一直想寫醫生文,當年也有一本404的抗戰醫生文還被我太監了。
心有不甘本職職業,所以造就了這個題材的選擇;
甚至下本書會寫現代醫生
如果書中有什麼醫學性疏漏,歡迎大家指正
2斷肢再植術的選擇
在近現代醫學史上,醫學一直都是歐美領先,不僅包括醫師培養製度,還包括治療技術與藥物技術特彆是,外科發展方麵。
但是,世界首例斷肢再植,是在1963年1月2日,由上海第六人民醫院的骨科主任陳中偉完成,是咱們中國人做的首例。
這是我選斷肢再植作為第一個衝突賣點的原因。
到了現在,這個方麵的手術主角做了3例,斷指、斷腕到多節麵多指節離斷難度是在進展的。
3關於時代技術問題
有很多人問我,顯微鏡夠格嗎帶針縫線夠格嗎抗感染藥呢
顯微鏡,夠格。因為到民國時期,顯微鏡已經過了好幾個世紀的發展了,1931年的時候電子顯微鏡都被研製了。
縫線,說實話,我不知道因為找不到資料,但是紡織業的發達,工業的發展,我覺得真的想要去變細,變夠格技術力量是夠的。
其實縫線的多樣化,就是在20世紀30年代開始多樣化起來的,所以我們就忽略這個問題吧。
至於消炎藥1937年磺胺家族001號已經有了,我們就忽略這點吧,加上後麵我還會放上中醫藥抗感染的內容就忽略吧
4主角身份問題
評論區也有不少說主角這麼聚光,當特務不行
這麼討厭日本人,還要當特務
好吧,我隻想說,以前的那些英雄們,有哪一個是不討厭日本人的。
聚光是,當特務很難,但是這個是大方向,總有辦法的現在才10萬字不到啊
其實那個年代,真有人就是有多方身份的高層啊偽裝者明樓都沒那麼敢拍
當然,我不敢說我能還原我隻能努力。
5主角性格問題
有人說,太正了太明了
可我本人性格就是如此,我從不覺得走正這個方麵是錯的。
當然,肯定會有成長,畢竟年代背景不同一個一直這麼正的人,大概率容易暴斃
6主角啥時候結婚
說實話,我也不知道,但不會太慢。
前邊十幾萬字都是和一個小故事有關的,到時候都會把線收回來,可能我線放的太散了接下去我會多考慮考慮。
7關於更新
最近更新都在晚上,因為白天開始上門診了莫得時間更新。
所以,晚上見。
謝謝一直投票支持打賞支持的小夥伴。
軍事屬於涼門中的涼門
還是希望大家能直接追讀哈
我有一個夢想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