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將軍本紀!
(說明章節在前傳中大部分內容都為史料,作為劇情的背景補充、推進、事件發展分析和一些個人的看法。)
皇甫嵩既破黃巾,威震天下,而朝政日亂,海內虛困。
故信都令漢陽閻忠乾說嵩曰“難得而易失者,時也;時至不旋踵者,幾也。故聖人順時而動,智者因幾以發。今將軍曹難得之運,蹈易駭之機,而踐運不撫,臨機不發,將何以保大名乎?”
嵩曰“何謂也?”
忠曰“天道無親,百姓與能。今將軍受鉞於暮春,收功於末冬。兵動若神,謀不再計,摧強易於折枯,消堅甚於湯雪,旬月之間,神兵電埽,封屍刻石,南向以報,威德震本朝,風聲馳海外,雖湯、武之舉,未有高將軍者也。
今身建不賞之功,體兼高人之德,而北麵庸主,何以求安乎?”
嵩曰“夙夜在公,心不忘忠,何故不安?”
忠曰“不然。昔韓信不忍一餐之遇,而棄三分之業,利劍已揣其喉,方發悔毒之歎者,機失而謀乖地。今主上勢弱於劉、項,將軍權重於淮陰,指撝hui足以振風雲,叱吒可以興雷電。
赫然奮發,因危抵頹,崇恩以綏先附,振武以臨後服,征冀方之士,動七州之眾,羽檄先馳於前,大軍響振於後,蹈流漳河,飲馬孟津,誅閹官之罪,除群凶之積,雖僮兒可使奮拳以致力,女子可使褰qiān裳cháng以用命,況厲熊羆之卒,因迅風之勢哉!
功業已就,天下已順,然後請呼上帝,示以天命,混齊六合,南麵稱製,移寶器於將興,推亡漢於已墜,實神機之至會,風發之良時也。夫既朽不雕,衰世難佐。
若欲輔難佐之朝,雕朽敗之木,是猶逆阪走丸,迎風縱棹,豈雲易哉?且今豎宦群居,同惡如市,上命不行,權歸近習,昏主之下,難以久居,不賞之功,讒人側目,如不早圖,後悔無及。”(大意就是將軍將軍很nb,為何不乾脆反了。)
嵩懼曰“非常之謀,不施於有常之勢。創圖大功,豈庸才所致。黃巾細孽,敵非奏、項,新結易散,難以濟業。且人未忘主,天不祐逆。
若虛造不冀之功,以速朝夕之禍,孰與委忠本朝,守其臣節。雖雲多讒,不過放廢,猶有令名,死且不朽。反常之論,所不敢聞。”
忠知計不用,因亡去。
分割線
涼州。
北宮伯玉看著族人“部族何意?”
族人“願隨將軍。”
北宮伯玉“刺史左昌,恣行貪橫,吾等軍資,悉數貪墨,著實可恨!”
李文侯“先零羌願隨將軍。”
北宮伯玉陰晴不定的看了一眼族人“老太尉之恩,今日始絕!”
中平元年(184)十一月
湟中義從胡北宮伯玉與先零羌叛,以金城人邊章、韓遂為軍帥,攻殺護羌校尉伶征、金城太守陳懿。
(這裡做點小說明首先湟中義從胡北宮伯玉與先零羌叛,攻殺護羌校尉伶征。然後圍郡守陳懿於金城允吾,金城郡太守陳懿勸說韓約出城納降。
韓約和邊允等數十人出城去見叛軍,結果王國等人立刻將韓約等人扣押。接著,城內守軍也發生內亂,陳懿逃出城外,被叛軍挾持到護羌校尉營殺害,而韓約、邊允等人卻被釋放了。
朝廷卻將韓約、邊允也列為叛賊,於是州府下令懸賞韓約、邊允的人頭。因此,韓約和邊允被迫加入了叛軍,並分彆改名為韓遂、邊章。
《獻帝春秋》隴西以愛憎露布,冠(韓)約、(邊)允名以為賊,州購約、允各千戶侯。約、允被購,約改為遂,允改為章。
當時涼州從事蓋勳舉報上司左昌貪汙,於是左昌將蓋勳派往位於平叛前線的阿陽縣,希望置蓋勳於死地。因為即便蓋勳不被叛軍殺死,吃了敗戰回來也可以以軍法名義將其殺人滅口。
《後漢書》昌怒,乃使勳彆屯阿陽以拒賊鋒,欲因軍事罪之。
結果是蓋勳守住了阿陽,左昌被圍在了冀,當時左昌派人求援,蓋勳大義淩然,不顧私人恩怨,救了左昌,期間邊章還上演了哭戲。
《後漢書》邊章等進圍昌於冀,昌懼而召勳。勳初與從事辛曾、孔常俱屯阿陽,及昌檄到,曾等疑不肯赴。勳怒曰“昔莊賈後期,穰ráng苴ju奮劍。今之從事,豈重於古之監軍哉!”曾等懼而從之。勳即率兵救昌。到,乃誚讓章等,責以背叛之罪。皆曰“左使君若早從君言,以兵臨我,庶可自改。今罪已重,不得降也。”乃解圍而去。
後來左昌事發,被朝廷下獄,後來涼州刺史宋梟是個十足的書呆子,感興趣的可以了解下,這裡就不概述,再後來就是楊雍、耿鄙。
蓋勳作戰負傷,楊雍表其為漢陽太守,離任後,漢陽太守的應該是傅燮。)
中平二年(185)正月
春大疫。
二月己酉,南宮大災,火半月乃滅。讓、忠等說帝令斂天下田畝稅十錢,以修宮室。
發太原、河東、狄道諸郡材木及文石,每州郡部送至京師,黃門常侍輒令譴嗬不中者,因強折賤買,十分雇一,因複貨之於宦官,複不為即受,材木遂至腐積,宮室連年不成。刺史、太守複增私調,百姓呼嗟。
凡詔所征求,皆令西園騶密約敕,號曰“中使”,恐動州郡,多受賕賂。
刺史、二千石及茂才孝廉遷除,皆責助軍修宮錢,大郡至二三千萬,餘各有差。當之官者,皆先至西園諧價,然後得去。有錢不畢者,或至自殺。其守清者,乞不之官,皆迫遣之。
時,钜鹿太守河內司馬直新除,以有清名,減責三百萬。直被詔,帳然曰“為民父母,而反割剝百姓,以稱時求,吾不忍也。”辭疾,不聽,行至孟津,上書極陳當世之失,古今禍敗之戒,即吞藥自殺。書奏,帝為暫絕修宮錢(張讓傳)。
因苛政,黑山賊張牛角等十餘輩並起,所在寇鈔。
三月,廷尉崔烈為司徒。(銅臭一詞的由來)
北宮伯玉等寇三輔,遣左車騎將軍皇甫嵩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