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將軍本紀!
冀州。
鄴城。
“公孫雖敗,然冀州之境,士民多叛,且朝廷所命冀州牧壺壽近在黑山,召黑山為己用,若政命不改,民有二心,一夫振臂,舉州同聲,豈不危乎?”審配對逄紀說道。
逄紀答“正南所言極是,此冀州之憂也。當稟明府君,政寬百姓,百姓德之,必簞食壺漿以迎府君。冀州富庶,修養生息,民富州強,何愁四方不定?”
田豐、沮授等以為然,於是由田豐出麵將謀士團的想法告訴了袁紹,袁紹同意。
兗州。
東郡。
東阿。
“兄長,曹兗州此次相召,此去鄄城,不知何時能歸?”薛議問著自己的哥哥薛悌,有點不舍。薛家是東阿大族,此時投靠曹操也是薛議極力推動的,曹操投桃報李,給了薛家長子薛悌兗州從事的身份。
薛悌笑著答道“弟何須擔憂?此去鄄城,為兄添為曹兗州從事,家門甚興也。”
薛議想的卻是:自己在後世三國演義中,根本就沒聽說過哥哥這樣的一個人物,擔心自己的哥哥就在這樣的亂世中如雜草一般,直接不明不白了。但是,這種事情,怎麼好和雄心勃勃的哥哥薛悌去說呢?
滿腔的擔憂,話到嘴邊,最終轉為了一句“兄長保重。”
薛議點點頭,對著父親薛房和薛議等送行的薛家人行了一禮,翻身上馬,帶著幾十號隨從前往鄄城了
豫州。
魯陽。
袁術“今袁紹與公孫瓚戰於青州,我等可揮師北上,送金兗州(金尚,朝廷在劉岱死後任命的兗州刺史)入境,討張邈於陳留,破曹操於東郡,以正朝綱。”
金尚拱了拱手“有勞袁將軍。”
袁術“文陽(孫靜的字)可點齊兵馬,先下陳留。”
孫靜“諾。”
荊州。
襄陽。
蒯越“袁公路此行北上,南陽空虛,此天賜良機,府君和不興兵謀之?”
劉表很是心動,南陽一下,荊州全境就在手中了,假意道“袁公路興兵北上,為朝廷所屬刺史金尚,今興兵伐之,可乎?”
蒯良給了個借口“同為漢臣,孫文台伐我可乎?”
劉表這才滿意的點點了點頭。
就在初平三年末,朝廷派出的調和團就已經到達了洛陽。
但各地戰事不休,初平四年(193)春,袁術北上進入兗州,攻破陳留。屯兵封丘,江夏太守劉祥屯兵匡亭。
曹操與袁紹擊破公孫瓚、發乾陶謙部後回師兗州,與陳留張邈等一起進攻劉祥,袁術前往救援,被袁曹聯軍大敗,後撤過程中,又聽聞荊州劉表出兵南陽,斷了歸路,士氣全無,士卒潰散,一路被袁曹攆到了揚州。(袁紹大部還是在和公孫瓚對峙,是派的分軍協助。)
陳誌《武帝紀》太祖(曹操)擊(劉)詳,(袁)術救之,與戰,大破之。術退保封丘,遂圍之,未合,術走襄邑,追到太壽,決渠水灌城。走寧陵,又追之,走九江。
這段記載,應該省去了袁紹、張邈的名字,按照範書《袁術傳》,袁紹與曹操合擊袁術事應該就是此時事,至於張邈身為陳留太守,不可能置身事外的。
戰事稍歇,使團才出發。
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