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將軍本紀!
薛議聞言,先是一愣,隨即眼神一冷,殺心驟然爆發,右手捏緊了腰邊的長劍,就要拔出。
難民恍然未覺,眼睛無神的看著遠方,就聽得他喃喃自語道“被人吃了呀!”
薛議趕緊摁下了心中的殺心,右手也鬆了下去。
難民嚎啕大哭起來“我不該好奇去看他們聚在一處,我不該因為腹中饑餓就去吃那口肉,我不該啊,二丫,爹爹真的不知道他們是換著孩兒來吃啊”
薛議的大腦、呼吸和心臟都驟然停了幾秒
他木然的轉過身,耳邊似乎就聽不到難民嚎啕大哭的聲音,行屍走肉一般,離開了
薛府。
“伯言之意,欲以家中糧食活城外百姓?”薛氏一族的族長,薛議的大伯,薛悌的父親,薛房開口問道。
“然,望伯父成全。”薛議低著頭俯身說道。
“伯言何須如此?從子如此,夫複何求?”薛房看著薛議說道。“既然伯言需要糧食賑災,便可從家中取多餘餘糧,其中用度,伯言自己把握!”
“謝伯父!”薛議俯首,這是他替百姓磕頭。
(小知識在晉以前,“侄”隻能是女性對兄弟子女的稱呼,即‘侄從其姑’;男性對兄弟的子女隻能稱兄子,從子之類,即所謂‘伯叔有齊名,則兄弟之子不得稱侄。’薛房喊薛議從子的原因就在這裡。)
討要糧食出乎尋常的順利,伯父薛房,很是痛快的給出了糧食,薛議準備了好多說辭都沒用的上。
薛議知道侯聲的糧食也不多了,於是將這些糧食部分交給了侯聲的屬下,並囑咐賑災的糧食以後會陸續,沒有糧食了可以來薛家拿,望著城外粥舍旁侯聲的背影,薛議自語道“螢中不敢與皓月爭輝,且儘微薄之力!”
東阿縣。
初冬。
“凜冬將至,百姓苦也!”棗祗歎息道。
“為之奈何?”曹操問下屬們。
侯聲提議道“竊以為可以使青壯入山伐木,以備房屋建造之需,餘者,可交由老弱處置,為冬日之薪。婦女等可使縫製冬衣。”
建議得到了幾乎所有人的同意。
曹操也點頭稱“善!”
時間很快就到了194年的冬天。
一般來說難民的日子將很不好過。
侯聲、棗祗在此期間,安排城外的難民青壯們進山伐木,好的木頭可以在城外修建房屋,抵禦寒風,給難民們有庇護之所;差的木頭,則可以交由老弱難民劈開,做成柴火,或是燒成木炭,以備寒冬之需。
同時,安排婦女們縫製冬衣,為過冬做準備。
雖然不可能滿足所有難民的需求,但著實救了一大片難民。
《魏略》初平元年,蝗災,大饑,人相食,東阿令棗祗護縣,縣中有糧,太祖於是至東阿,難民亦至。壽張丞侯聲,施己粥活百姓,率民伐木以備寒冬,活人無數。時人歌曰“生我者父母,活我者侯聲!”
長安。
三輔大旱,自四月至於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