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在祖師麵前的坦誠,斷劍中的靈散了
“哦?堂堂北留城中的雷法道人,擁有那般赫赫的聲威。”
“現如今竟也會覺得自己的實力不濟?”
雷帝觀祖師的語氣中,夾雜著些許笑意。
不過更多的則是一種調侃。
自己的這位青衣道童,正處於意氣風發的年紀,實力還遠超同齡之修。
可即便這樣,這小家夥卻依舊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沒有不可一世,驕橫自滿的模樣出現。
這絕對很難得的。
試問有幾個年輕人會不自大呢?
又有幾位天才不囂張倨傲呢?
能在一片誇讚的勝利聲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這種人的心智,超出常人太多,天生便適合修行!
“修行之路漫長且艱辛,弟子豈能不自知?”
“如我這般的人,在這個年齡段,實力層次其實相差不多。”
“假若都是這樣的對手的話,弟子又豈敢叨擾祖師?”
“隻是弟子修行的時間,實在是太短,和那些老輩天驕相比,還有著不小的差距。”
“弟子想追上他們,所以想請祖師教我。”
洛言低頭,對調侃聲充耳不聞。
他知道眼前的老道沒有任何惡意,隻是單純的打趣而已。
並且他將自己遇到的困難,直接指出來,並無絲毫的隱瞞。
“你有遠超同代天驕的實力,可卻依舊還能秉持著進取之心,實屬難得。”
“可你出身在一個萬載大宗,裡麵的大能者如雲,數不勝數。”
“為什麼不去請教自家宗門長輩,反而跑來詢問,我這樣的一個糟老頭子呢?”
陳老祖臉上的皺褶皺起,看似蒼老的麵容,卻透著一股懾人的靈壓。
給洛言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
作為一位大修行者,他能感受到眼前這青衣小輩的虔誠。
這是以往見麵時,所不具有的。
一如溺水之人手中所抓的那株雜草,有一種心靈上的緊迫感。
“弟子.”
洛言的目光閃動,想到宗門裡的諸多長輩。
執法殿殿主,五行峰峰主,巫雲子掌教,以及那些神龍見尾不見首的太上長老們。
毫不懷疑,那群人的實力,都是非常強大,且很可能是不弱於雷帝觀祖師的存在。
可在五行觀內部,看似少有規則拘束,實則等級森嚴。
他一個小小的執法堂監察使,又憑什麼請動那般人物,為其講道呢?
很大的可能,是連他們的麵都見不到。
即便是付出海量的貢獻點,請來的高階修士,也大概率是一位金丹或元嬰期境界的長老而已。
這樣的強者,按理說教導一般的弟子,絕對足夠。
可像洛言這種天賦的天驕,彆說是金丹期修士了,就是普通的元嬰期長老,也很難給他們完全正確的指引。
因為這兩者之間的道路,是有很大區彆的。
一個平穩且追求安定的長者,是教導不了一位天資妖孽的尋道者的,這是共識!
五行觀這種宗門,其實更像是一個大家庭。
上有頂尖大能,能夠撐起一片天。
下有源源不斷的後繼者,能夠保證宗門的傳承。
一如大樹和大樹底下的低矮灌木。
因此,宗門裡的製度,其實更多的,是為了保證一種均衡穩定性。
有種一視同仁的意味在裡麵。
除去家族一脈的修士,以及少部分的幸運兒以外,其餘的大多數修士,基本上都是沒有特定的師承的。
因為宗門真的是太大了,門中的弟子也太多了。
高階修士就那麼寥寥數百位,而且經常窩在自己的洞府中不出來。
一般的弟子,若無人搭橋引線的話,哪有見到他們的機會?
即便是居住在五行峰上的各脈首席,他們想見到擁有元嬰期修為以上的長老次數,也絕不會太多。
因為這個境界的老怪物,幾乎都不會再理俗事。
即便是在宗門裡,也無人敢去打擾。
畢竟五行觀太大了,門中的天才數都數不過來。
誰都想要獲得高階修士的指點的話,也沒人忙得過來。
所以安定,且逐步穩健的成長,就成了很多大宗修士的必要選擇。
畢竟宗門裡的金丹期長老們,還是有很多的。
隻要時機恰當的話,這些長老們,還是很願意為後輩弟子講經演法的。
事實上,以洛言這種千年難遇的悟性天賦,雖無法讓那些太上長老們出山。
但也完全可以請出,宗門裡的元嬰長老,為其傳經授道的。
不過凡事都怕對比。
有陳老祖這麼一位頂尖大能的關係線,洛言自然不願意舍近求遠。
即便這樣會因此背負上一些因果。
可也絕對值得!
隻因天地道則這種東西,不是一般的修行疑惑。
這需要對方擁有足夠多的道則造詣,才能給洛言最正確的指引。
這就好比是童生和舉人的區彆。
兩者雖同為讀書人,可從他們口中講出來的啟蒙讀物,絕對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這受限於一個人的學識和經曆。
修行亦是如此。
元嬰期長老的道,或許適合絕大多數的普通弟子,但對洛言來講卻未必。
當前這種情形下,有更好的選擇目標,洛言自然會選擇最好的那個。
這畢竟是關係到自己未來的修行,自然馬虎不得。
“童兒,你的心似乎多有雜念。”
“要學會放下,太過執著,反而會得不償失。”
陳老祖背著手,慢悠悠的往山上走去。
他的步子很平穩,看起來也很慢,宛若一個世俗老人。
可他走過的地方,那些花草藤蔓,全都有了很明顯的生機變化。
四季更替的自然法則,正在不斷上演。
這種偉力,超出洛言的想象。
一念花開,一念葉枯,這已經和神聖沒有了太大區彆。
“弟子慚愧,以後會多加注意磨煉心性。”
“事關修行一途,不是弟子想爭,而是未來多變。”
“這很有可能,是弟子為數不多的天大機緣,弟子不想錯過。”
“若不抓住這一次機遇,下一次,恐怕得幾百年後了。”
“那時的弟子,不知還會不會有如今這般,高歌猛進般的心氣。”
“或許一步後,步步後,也完全是有可能的.”
洛言緊跟在後麵,麵色嚴肅。
難得的,他選擇直接袒露了自己的心跡。
他能感受到這位老前輩的敦敦善意。
即便在這善意背後,還夾雜著數不清的因果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