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吳秀靈的腿還在休養,今兒的難得沒有出去。
在家守著。
一接到顧寧的電話,她表情便柔和了幾分。
“顧寧,怎麼了?”
她和顧寧的交情,那是過命的。
說實話,讓她唯對方馬首是瞻也沒問題。
顧寧長話短說,“我媽在這邊做點小生意,我給她定了一個手推車,發現比咱們羊城的好太多了,你那邊要多少,我從這邊做了,讓我爸給你拉過去。”
剛好,顧建設是跑長途的。
自家也有車。
方便得很。
吳秀靈懵了下,她想了下,“我們目前鵬城和羊城,一共是十三個攤位,到明年上半年,我打算再增加三個左右。”
“最少要十六個。”
這還真不少。
顧寧咂摸了下嘴,“成,我知道了。”
頓了頓,她好奇,“秀靈,都這麼多攤位了,你沒打算開個店嗎?”
吳秀靈歎了口氣,“我之前都有這個想法的,但是我去衡量了下成本,覺得目前開店不劃算。”
“開店的客流量,趕不上我們攤位上的客流量。”
攤位上的客流量是流動的,而且遇到大集的時候,客流量幾乎是湧動的。
這些人,都願意去攤子上買賣,但是卻不願意進店鋪。
因為都覺得店鋪高檔,而且賣的東西還貴。
一來二去,還沒進去,就起了怯步的心思。
說實話,這個年頭,雖然有有錢人,但是更多的卻是沒錢人。
而吳秀靈賺的,就是那部分的人的錢。
“我覺得吧。”
顧寧摸著下巴,“如果開店鋪不劃算,那開檔口,做批發嗎?”
這——
吳秀靈陷入沉思,“你讓我想想。”
顧寧這話,給她打開了一個新思路。
“嗯,你好好考慮下,我這邊先把這批手推車定好了,便給你帶過去。”
“成。”
“你那邊都還好嗎?”
吳秀靈頓了下,聲音溫柔。
在外麵的吳蠍子,在顧寧麵前卻成了棉襖。
會噓寒問暖,會關心照顧。
顧寧,“都還好,我媽不是過來了嗎?房子我也買了好了,她打算做點小本生意。”
“對了秀靈,你看你抽個時間,把腿腳上的傷都養好了以後,來首都玩一段時間唄。”
“就住家裡就成,畢竟,也不能光賺錢,也要適當地休息休息不是嗎?”
聽到這。
吳秀靈的臉色越發溫和,“好了,我知道了。”
她低頭看了下自己的腳,人家說,傷筋動骨一百天,她這還不到一百天,都出去用力過好幾次了。
都沒敢跟顧寧說,她腿腳上的傷口,更嚴重了。
醫生說,隻能慢慢養著。
“等我這邊忙活得差不多了,就過去。”
顧寧嗯了一聲,“等我把這邊摸清楚了,你過來了,我帶你出去玩,帶你去吃好吃的。”
吳秀靈輕輕地嗯了一聲。
等掛完電話後。
顧寧便回頭,去了王木匠家,她一口氣定了十六輛手推車。
這可把王木匠給驚呆了。
這可是大單子了。
“閨女,你確定真要這麼多啊?”
顧寧嗯了一聲,“就要這麼多,如果後續還要,在來找你定貨,不過王叔叔,你把貨給我盯緊一點,不能質量差了。”
一口一個王叔叔,立馬拉近了雙方的關係。
“那是必須的。”
王師傅幾乎想也沒想地答應了下來。
雙方又敲定了一些細節問題,顧寧付了一百塊錢定金。
“這些貨,不著急,三個月內完成都行。”
“那好。”
這樣說的,王師傅壓力也沒那麼大。
等顧寧他們開後。
王師傅忍不住和自家木訥的兒子交代,“看清楚了,這可是我們家女財神,以後她的活,都給我盯緊一點,料子也都用最好的,彆用邊角料了。”
其實,做木匠也有講究。
雖然質量是一樣的,但是有的用邊角料,有的用正料。
做出來的東西自然也就不一樣。
王師傅兒子點點頭,隨即和自家老父親感歎,“剛那女財神可真好看。”
這話一落。
就挨了自家父親一耳刮子。
那耳刮子扇在他頭上,扇的他耳朵嗡嗡響。
“少給我想那些有的沒的,你也不看看,那女財神,一口氣拿幾百塊錢出來,眼睛都不帶眨的,這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嗎?”
這年頭,做個體戶掙錢,不是沒人知道。
但是,很多人都抹不開麵子是一方麵。
更重要的是,舍不得本。
做個體戶,不管是前提投資的小推車,就拿他定做的這個來說,一輛三十五。
就這三十五,都把許多人都攔在門外了。
畢竟,這錢都是不少人大半個月的工資了。
更彆說,做吃食,其他東西不是成本?
還沒賺錢呢,幾百塊錢的本就搭進去了。
更彆說,還有誤工費這些,說實話,沒點本錢,沒點實力,也做不起來個體戶。
看到兒子還是一副憨憨的模樣。
王師傅歎口氣,“算了,和你說不明白,你就把這門技術給我學透了。”
有一門技術,哪怕是人不夠聰明。
也不怕,起碼餓不死不是。
顧寧還不知道,自己成了王師傅口中,教育兒子的對象。
當然,知道了,她也無所謂。
她和劉淑珍拿到車子,兩人就試推著往回走。
車軲轆用的是好料,所以推起來幾乎不用力,很是絲滑。
路上還遇到不少鄰居在好奇。
“你們這是推的什麼?”
“是啊,這是做什麼的?”
顧寧還沒接話呢。
劉淑珍就開始和大家打起來廣告,“我這不是閒在家裡,做點小本生意,明天我家生意開張,到時候,大家多來捧捧場啊。”
顧寧聽到這話,還挺吃驚。
實在是不敢想,這竟然是她那個內向的媽媽說出來的。
這哪裡內向啊。
這就是個社牛啊。
不過,看到這樣的母親,顧寧是真的為對方高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