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女有些刁蠻!
秋天的愜意,讓人暫時忘記平日的忙碌,忘記日常的瑣事。程家現在全心全意的準備著給兩位先生的謝師宴。
程家擇了吉日宴請授武師傅陳先生和教文先生李先生。
丫鬟們擺好碗筷,上完菜,眾人紛紛坐下。
上座的是程家老祖宗李夫人,左邊是程肖風,右邊分彆坐著的是兩位先生。程肖風的下方坐著的是長子程子瑞和女兒小魚兒。
李老夫人舉杯兩位先生說道
“一直以來多得兩位先生的傾心教導,子瑞才有今天的成長!老身謝過兩位先生!”
“老夫人客氣了!”兩位先生同時站起回敬說道。
程肖風帶著兒子一起站起來舉杯對著陳先生說道
“這杯敬陳先生,謝陳先生寫信給林教頭推薦瑞兒的舉薦之恩!”
“子瑞也敬兩位先生的教導之恩!”程子瑞說完後舉杯把酒喝完。
程玉兒自從聽了祖父的事情後,變得沉穩了許多,不再像以前那樣惹事給爹爹和祖母添堵。
也站起來給兩位先生敬酒
“玉兒也以茶代酒敬兩位先生的教導之恩,以前是玉兒不懂事,喜歡跟先生們作對,希望兩位先生莫怪!”
李先生舉杯喝了一口酒,然後對著李老夫人和程肖風感慨起來
“玉兒天資聰明,有著過目不忘的才能,可惜了是女兒身,若是男兒,將來必定能有一番作為!”
李老夫人客氣的說道
“多謝先生對她的誇獎,也許身為女兒身,身上少了些家族負擔也是她的福分!”
“老夫人說的是,做人要懂得惜福,學生受教了!”陳先生拱手行禮說道。
“老祖宗,我雖然不能考取功名建功立業,但是我能保護老祖宗和大家!還能給老祖宗做好多好吃的!”程玉兒堅定的說著。
李老夫人樂了,說道
“我的玉兒最懂事了!凡事都想著老祖宗,那你得好好用功,彆偷懶了,老祖宗等著被你保護呢!”
宴會結束後,程肖風為了感謝兩位先生對兒子女兒多年來的教導之恩,又給兩位先生都封了辭行的大紅包。李老夫人又吩咐了下人們給兩位先生的家人們準備了禮物。
一家人依依不舍的把兩位先生送出程府大門口。
陳先生眼眶濕潤對著大家說
“大家都請回吧!”
李先生也說
“我們就在此彆過了!”
次日,程家的下人們早早的就動身整理好了行李,把所有要帶去京城行李都裝好放車上了。
十幾輛馬車已經排列好放在程府的門前,李老夫人和程肖風陸續的上了各自的馬車。
程玉兒站在自己的馬車跟前,轉過頭來依依不舍的看著程府的大門,真的要離開了嗎!這個生活了十年的地方!
哥哥程子瑞看見了過去安慰的說道
“上去吧!沛縣跟京城離得近,以後想家了哥哥隨時帶你回來!”
程玉兒搖搖頭說
“我擔心娘的靈魂回來後找不到咱們,我在娘種了茶花的花園裡放了一張紙條,告訴娘我們去京城了!老祖宗和爹爹還有哥哥在哪裡哪裡就是玉兒的家!”
程子瑞摸摸程玉兒的腦袋,便扶她上了馬車,便回到自己的馬車去。
沛縣的程府大宅隻留了一個看門的管事,一大家子便浩浩蕩的動身前往京城去。
沛縣跟京城並不遠,如若是簡單的趕路,坐馬車半日就可以到達,騎馬則更快,可是程家是搬遷,大件行李較多,趕起路來比較慢,到了京城的府邸時已經是傍晚時分。
京城的府邸是當年程玉兒的曾祖父入朝為官時的府邸,比沛縣的程家宅院要大上好幾倍,景致也好很多。後院還有一個很大的荷塘,荷塘每年能采幾千斤的蓮子,能挖幾萬斤的蓮藕。荷塘中有座索橋,橋的一端連著岸上一端連著亭子,亭子中央有一張圓石桌,石桌旁邊圍著四張圓石凳子,程玉兒為了來年能更方便的賞荷花吃蓮子,選了離荷塘最近的聽雨軒住下。
晚上的聽雨軒內,程玉兒沐浴完畢,穿著件月白色細綢睡衣,二等丫頭秋雨用棉布給她擦著頭發。
程玉兒跟丫鬟小菊和秋雨一起嘀咕了起來
“好可惜,現在已經九月了,賞荷花吃蓮子要等到明年六月份了!要不然咱們還可以采些蓮子來煮蓮子羹喝,新鮮的蓮子羹最好喝了!”
“還有采荷花釀荷花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