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是在相互間的仇恨中走向毀滅。
所以不論從哪方麵看,任何太空探索和嘗試,都是一件積極正麵的事情,值得支持和鼓勵。
“龍工,你覺得他這次火星登陸計劃的成功率大概是多少”
衛明抱著手饒有興致的看了會直播,轉頭問身旁的龍天豪道。
“不超過30,如果能成功的話,那將是一個奇跡。”龍天豪沉吟一會說道。
“落地成盒概率70”
衛明驚訝的道“這太誇張了吧,如果沒有九成以上的把握,誰敢這麼去賭,你為何這麼不看好他”
“衛總,說句實話,我也希望他的成功率能在90以上,但是我多年參與係統性工程的經驗告訴我,成功率最多30。”
龍天豪搖著頭道“馬斯克確實是一個有夢想的瘋子,為了這次任務,他半年內減肥五十斤,練出了一副結實身材,學習了十六門航天課程,全部拿到合格,可見他態度非常認真,執行力極其之強,絕不是花拳繡腿的人物,膽量十足,敢於以身犯險我個人非常佩服他。”
“但我敢斷定,且不說能不能踏上火星,他這次能順利回來的概率都不會超過30,能成功就是一場奇跡。”
“為什麼這麼說”
衛明還是不解“為了確保成功,龍4飛船的組合體重量超過了飛船多了50噸,比咱們國家的天和空間站還重,這麼大個家夥,去趟火星再回來應該不難。”
“三百噸,嗬嗬”
龍天豪笑了笑“衛總你是不是被那些捆綁在一起,數量幾十個的燃料罐給唬住了但你知道這些燃料罐外殼是什麼材料的麼雙層真空不鏽鋼,普通民用市場就能買到的那種,看起來綁了一堆很唬人,但裝了最便宜的壓縮天然氣跟液氧,比衝隻有高性能燃料的三分之二,路上用完一個扔一個,製造大量太空垃圾。”
“另外飛船裡的設備跟零件,除了操控係統跟通訊係統比較先進,其它都是能省則省,儘量采購民用市場的產品,冗餘設計嚴重不足,比如火星著陸艙,他以前做實驗用的是鋁合金密封罐,我以為正式的登陸火星任務中,他會采用更好的碳纖維材料,但沒想到還是鋁合金,可見他把成本控製放在了第一位,人命放在了第二位。”
“這個思路不是挺好的麼”
衛明說道“能省則省,樣樣都用最貴的,幾個人能承受得起如果這種模式可行,成熟之後,廉價航天一定能發展起來,普通人都有可能進入太空。”
“我並沒有反對這種模式。”
龍天豪道“但太空環境遠不是人們想象的那麼簡單,那裡充斥著高能粒子、宇宙輻射,溫度高的一麵能有兩三百度,低的一麵有零下一百多度,普通材料怎麼可能經受得了這種考驗”
“如果冗餘性設計不足,電路防護不足,某個電子元件被高能粒子打壞了,沒有備份,就意味著有一塊功能完全不能用了,哪怕這隻是低概率事件。
假如它每個子係統的可靠性都能做到99,但一艘飛船上的係統有幾十個,重要零件上萬個,都存在1故障率的話,那它的風險將高的嚇人。”
“這就是我不看好他的原因。”
另外對於埃龍馬斯克喜歡走一路扔一路太空垃圾的行為,龍天豪更是深惡痛絕,這完全是不負責任,給彆人的太空發射活動製造了巨大的安全隱患。
浪費的資源也不見的少,即便浪費的都是些廉價資源。
“有道理。”
衛明點了點頭,如果不鏽鋼燃料罐、鋁合金著陸艙以及廉價材料和民用零件,便能支撐一趟成功率達90的火星登陸任務的話,那火星上早就建立起殖民基地了。
人類至少進入了初級的星際殖民時代。
然而這樣的情況並沒有發生,可見這不是一條可行好走的路。
“5、4、3、2、1發射”
這時。
畫麵中的獵鷹火箭,載著埃龍馬斯克與另一名搭檔升空了,好在這枚火箭是未使用過的一手火箭,可靠性很高,曆經800多秒的飛行後,龍哥順利進入太空。
取得了第一階段的成功。
,,,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