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秘議
那時候,等待薛侯與任侯的,唯有兩個下場。
要麼是舉族並入其餘諸侯國,淪為臣子。要麼是被其餘諸侯國吞並,淪為階下囚。
去爵除國,意為滅其立身之本,所以才說,這是僅次於滅族的懲罰。
“大王!”
薛侯與任侯悲呼出聲,恨不得以頭搶地,懇請帝辛收回命令。
但是沒用,因為現在讓他們死的,不是帝辛,而是其餘諸侯。他們的悲呼,並不能讓在場的諸侯動容。
這種時候,誰也不能心軟。
他們若是在此時心軟,放了兩人一馬。就等於是在釋放一個信號,哪怕奪人根本,也沒什麼大不了,事敗之後並不會受到懲罰。
此舉不就等於是在鼓勵其餘諸侯,侵奪他人根本嗎?畢竟失敗了沒有懲罰,可成功了就賺大了,為何不乾?
真要出現這種情況,對所有諸侯來說都不是好事。
“就當是大王施恩於西伯侯,讓他能夠照顧一下親戚,此事真是非他莫屬。”
這便是所謂的施恩,讓西伯侯去做這個好人,為兩國保全香火。
倘若兩人隻是得罪天子,那他們倒是不懼,硬著頭皮也就上了,就是把天子頂得下不來台也在所不惜。
“那就按黎侯說的辦!”
“可!”
此舉在外人看來,自然是仁義的表現,是天子體恤西伯侯,處處為他考慮。
任侯與薛侯之舉,經過薑黎與帝辛的渲染,已然成了禍亂天下之舉。
這時,薑黎再次開口說道,卻是舉薦西伯侯負責除國之事。
本就對其痛恨萬分,這時候,又由西伯侯負責他們除國之事。就算他們知道西伯侯會手下留情,可心中還是會下意識的愈發憎恨他。
“另外,除國之事,必起爭端,西伯侯與薛侯任侯乃是親戚,若把此事交給他來辦,則大概率的能把影響降至最低。”
可惜,兩人得罪的是天下諸侯。
但也隻是在外人看來,而在兩國貴族看來,他們之所以會落得除國的下場,皆是因為西伯侯的緣故。
了解薑黎的人都知道,兩人現在的遭遇隻是開始,為了防止他們翻身,接下來等待他們的,必然是黎國接連不停的報複。
心中權衡利弊,西伯侯覺得,麵對薑黎的提議,他還是同意為好。所謂兩害取其輕,明顯是同意對他造成的傷害最小。
“啟稟大王,西伯侯執掌天下之禮,除薛國與任國爵位之事,應該交由他來辦。”
不同的是,同意,他會得到諸侯的稱讚,但代價是襯托出天子對他的恩寵,以至於他此生都無法反商。
細細算來,誰也不會得到好處。天子固然可以欺辱所有諸侯,可隨著天下大亂,作為天下共主的天子,權威會降至最低,甚至是被推翻。
如此一來,其餘諸侯看在他的麵子上,就算會趁火打劫,也不至於把事做絕,多少會給他們留一點地盤。
他們會想,明明隻要西伯侯接受薑黎的提議,就能讓他們被除國時,儘量減少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