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快的速度拿下水之城,接著據城而守,與趕來的有蘇國援軍對峙,最後再與大商方麵的援軍聯手,前後夾擊,滅掉有蘇國的援軍。
被有蘇國寄與厚望,派來滅掉他們的援軍,必然是有蘇國的主力,若是能將其殲滅,有蘇國國力必然要受挫。
受挫到什麼程度不好說,可能影響不到蘇城,但肯定能影響到其餘七城,讓他們在薑黎等人的進攻下,再無防守之力。
“黎侯說的不差,但水之城顯然是做好了準備,加之城大牆高,便是我等拚儘全力,怕是也難以在短時間內將其攻下。”
薑子牙承認,薑黎說的有道理,但他說的這些,卻很難做到。水之城又不是泥捏的,豈會被他們如此輕易的攻破?
“所以,要先攪亂附近的虛空,使得有蘇國的援軍無法在第一時間趕來馳援。其次,是在周圍布下陷阱,進一步拖延他們趕來的步伐。”
“當然,隻是這些還不夠,最重要的,還是大商方麵的支持。”
“子牙,你莫要忘了,相比較於攻打火之城時,我們的將士變得更加強大了,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意味著我們能從大商借來的國運更多了。國運愈強,力量越強。”
“區區水之城,破之不難。”
薑黎顯得自信十足,因為大商將士的實力較之先前,整體提升了一個等級。
如此產生的後果,就是他們從大商那裡借來的國運更多了,並於無形中,拉進了他們與大商間的距離。
距離越近,消耗越小,加持所產生的效果也就越大。
仗打到這種地步,已經不是薑黎等人與水之城的較量了,而是大商與有蘇國的較量。
火之城被破後,使得大商的國運,終於將觸角伸到了有蘇國。
這是薑黎等人先前所沒有的優勢,同時這也是他於短時間內破開水之城的底氣。
“通知下去,讓將士布陣,先亂了此地的虛空再說。然後,你帶人在附近布置陣法,無需有多大的殺傷力,能拖延時間即可。”
“我親自出手,引大商國運,一舉破開水之城。”
薑黎起身,吩咐道。
說的再多,也沒有親自動手演示一遍,更有說服力。
薑子牙不是智慧不如薑黎,而是見識不如他。所以不知氣運之玄妙,想不出,也理解不了薑黎所說的破城之法。
說到底,薑子牙先前一直在昆侖山修道,並沒有領軍的經驗,更不是諸侯,故而不知國運對國民的加持,是何等的強大?
他若是知道的話,那無需薑黎開口,他自己就能想出破城之法。
“是!”
見薑黎如此自信,薑子牙也就不說什麼了,躬身領了命令,就退下安排去了。
至於薑黎,則是設下法壇,與朝歌那邊取得聯係,一是讓他們派兵增援,二是讓他們凝聚國運,好助己方破開水之城。
……
薑黎一聲令下,甚至都沒有用一炷香的時間,大商將士就已整軍完畢,布置成天命玄鳥大陣,等候薑黎接下來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