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對麵的張喬有些唇乾舌燥,暗想不愧是遠近聞名的才女,果然是有幾分姿色。可惜了,注定弄不到手。
他怕自己的失態會被對方察覺出不妥,便趕緊說到:“是,這是他專門寫給表姐的,他說千言萬語,不如寄情於詩。”
其實,這首詩是他無意中在林君廷的書箱裡翻到的,他原本是打算去翻些銀子還賭債的。沒想到銀子沒找到,隻找到了一張破紙,那個時候正好有同窗走進來。慌亂之下,他隻好把那張紙塞進了自己的衣兜裡。
過了幾天,他已經把這些事情忘了,剛剛坐席的時候,因為無聊,他又恰巧把這張紙翻了出來。
這首詩其實是乞巧節之後,林君廷為心中暗戀的對象張小姐所做,沒想到機緣巧合之下,還真的到了她的手裡。
張小姐看了詩後,覺得自己和蘇浮遊竟然是兩情相悅,情投意合。便回去取了自己在乞巧節後給蘇浮遊寫的一首詩,交給了張喬。
張喬想起乞巧節那日,林君廷看著張若萱的表情,加上他傻傻的給張若萱送花燈的模樣,就知道林君廷喜歡張若萱。還真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一個窮小子,學問有普通,連他都不敢想的女人,怎麼會便宜林君廷那個狗屎。
他又同樣的方法騙了林君廷,讓他以為那情詩是張若萱寫給他的。
張喬還想出了一個借助食盒傳遞書信的方法。他先讓張小姐借助幫學子做飯的機會,將紙條放進指定餐盒,然後飯盒被傳給了林君廷。他則騙張小姐紙條他交給表哥了。
當然,他也不是白幫忙的,他讓林君廷幫他寫作業,而又能從張若萱那裡得到財務,何樂而不為,簡直是一箭雙雕,空口套白狼的好主意。
自此,張喬幫助林君廷和張若萱傳遞書信。
張喬為了不暴露其中的秘密,反複告訴兩人,不要寫其他內容,全都用詩表達,否則被發現了就會害死對方。
兩人為了各自心目中喜歡的人,自然不敢寫些彆的東西,傷害對方。這就是林君明偷給汐顏的信上,全是詩詞的原因了。
張喬當然不會白幫忙,他先是找由頭借錢,用那些錢賭博。
後來,也拿高發兩人的事情勒索了一些銀子,林君廷和張若萱因為深深的喜歡著各自心裡的那個對象,在一定限度內也容忍了張喬的勒索。
好在,張喬作為州學的學子,不敢去那些大賭坊賭博,平日裡就跟著一些街頭小混混小打小鬨。不至於輸到一發不可收拾。
也就是說,張若萱不知道這一年來和自己通信的根本不是自己鐘情已久的蘇浮遊,而是一個她根本沒注意的眾多愛慕者之一。
而林君廷也不知道張若萱根本不是想和自己通信,而是把自己當做另一個人,同“那個人”通信。
“大哥,其實喜歡一個人並沒有錯。每個人都曾有過喜歡的人,很喜歡很喜歡,喜歡到無法自拔。
但是這世間兩情相悅本就很難,而有情人終成眷屬就更難。若非如此,那戲曲話本裡的愛情故事又怎麼會被世人如此追捧呢,因為得不到的總以為是最好的。”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她竟是從未喜歡過我,也未曾與我書信。她喜歡的,從始至終都是蘇浮遊。”
林君廷有些失魂落魄的說到,但是汐顏知道在這種事情上,隻有當事人最終想開了,才會真的放下,她能幫他的,僅僅是阻止那些想要毀滅他的人,讓他不至於前程儘毀。
“大哥,這一次張小姐之所以會私自在飯盒裡放入約你的信,是因為她父母為她說了一門親事,一門她非常厭惡的親事。
其實,張小姐也是個可憐人,她一直心係蘇公子,也一直以為自己在和他借詩傳情。直到她及笄宴上,蘇家受邀後借故沒有到場。
這是不想和張小姐有任何關係的意思,那蘇浮遊是通判之子,相貌才學樣樣出眾,不瞞大哥說,他已經被京城裡沒有後嗣的堂伯父看中,隻要過了今年的舉人,就會被接到京城將軍府,重點培養。
他的眼界不在揚州,而是京城貴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