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小廝看傻了眼,連聲驚呼“三郎君這是誰?好厲害的武功!”
張津沒有回答他而是拿食指戳了戳他的頭,問道“家裡隨行的人呢?都安排下了吧,最近不要走動。”
小廝也不去追究方才的問題,老老實實答道“已經叮囑了,三郎君放心。還有您做的……口罩,也分下去了。”
“告訴他們勤洗手少活動多通風了嗎?”張津追問道。
“說了的,郎君放心。”小廝不厭其煩地回答。
但張津還是有些擔心,畢竟這可是“瘟疫中心地帶”,做了這些現代措施,恐怕也不能從根源解決問題。
“也許該想個辦法告訴府尹基本的防疫措施……”張津自言自語道。
“恐怕不行,官衙如今都封閉起來了。”小廝說道。
既是以身作則,也是自私惜命。畢竟誰知道街上的人誰被感染了瘟疫呢?
“得想個辦法讓山南道的人都這麼做才行。”張津歎了口氣,如今疫情當前,人心惶惶,這種防護措施最好曉喻眾人。但他無官無職,人微言輕,恐怕難以憑借一己之力讓所有人都知道。
“郎君不必煩惱,如果是將這些告訴百姓,那簡單得很。”小廝突然說道。
“簡單?如何簡單?”張津不解。
“郎君隻需要去告訴一兩個人,百姓自己會傳告他人的。”小廝回答道。
小人物更懂小人物,防疫的知識不是為了算計掙錢,而是為了每一個人切實的健康,為了隔絕瘟疫,不會出現張津想象中的人微言輕。實際上就算說得是錯的,恐怕都有人想去試一試。
張津隻一轉彎就想通了這個道理。也不怪他化簡為繁,實在是日常的習慣所致。
這種事也不需要什麼威望,隻要他做了就有人會信。
於是張津又派人做好了防護措施後去街上宣傳防疫小知識。
果然,百姓們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紛紛閉門不出,還戴起了自製“口罩”。
“瘟疫主要傳播途徑是飛沫……就是唾沫星子啊……彆怕我戴了口罩會有防護效果……最主要的是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方……這位大娘子不要怕,隻要勤洗手多通風少走動在家老老實實的疫情就找不到你……”
當然也有對此不滿的,比如街上的小商戶。
人人閉門不出那生意還怎麼做?這人誰啊?宣傳這些不是斷了他們財路?大周本就重農抑商,現在連生意也沒得做,豈不是讓他們去死?
真是刀不割在自己身上不知道有多疼!
商戶們義憤填膺想要討個說法,誰曾想有人點破了他們的身份。
一個戴著口罩的老大爺瞥了一眼商戶的代表,沒好氣地說“人家是萬盛錢莊的人!”
“斷財路?再斷能有萬盛錢莊虧損得多?”
“人家一個錢莊都不在乎虧錢為我們這些萍水相逢的百姓著想,你們這些街裡街坊的為了仨瓜倆棗就想讓疫情蔓延?”
“真是小商和大商的區彆!”
“……”
一個年輕些的書生忍不住戴著口罩說道“有的商人讓人敬仰,你們這些商人,就真的隻是商人!”
連“心高氣傲”的讀書人都對萬盛錢莊的此舉讚歎,此事便又在街頭巷尾傳開了。
但是沒有多久就被萬盛錢莊的人揮散了人群——誇我們可以,但是不要聚集紮堆,對疫情不利。
就連府尹聽說了此事,也默不作聲任由他們去了——恐怕疫情結束後,他這個府尹也當到頭了,他關心自己還來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