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午開始,村民分成幾個小隊,從幾個方向,準備先將沙蟲島的地圖探了一遍,同時,大概統計一下沙蟲群的分布情況。
丸山是木匠,畫圖的專業技能肯定不差,所以,他被分發了紙筆,他的任務是以登島的地方為,將島嶼的大致地圖繪製出來。
今天的天氣不錯,太陽升到了天空的最高點,但現在的時季已經是深秋,所以並不熱。
就這樣,整座島忙的火熱朝天。
直到太陽漸漸西下,夕陽將海麵染成了紅色。
忙了整整一個下午,看著天色馬上就要暗下來,夏風將大家今天完成的工作收集好,隨後大手一揮。
“今天ok了,兄弟們,回家”
“好”
臨走時,大家隨手抓了十幾隻沙蟲,今晚全村都要改善夥食了。
回到村裡後,夏風謝絕了南野大叔的邀請,他現在沒心情去村裡吃飯,他現在隻想快點回到家裡,把收集到的數據分析一下,看看是否和他預想中的一樣。
趕著夕陽最後的餘暉,夏風回到了櫻花林邊緣的小院子。
“風寶。”
“汪”
看了一眼爬在狗窩裡儘責看家的風寶,夏風走上前去摸了摸它的腦袋。
“餓了吧。”
“汪汪”
“再忍一下,我還有工作”
“汪”
進屋後,夏風點起油燈,將一張張村民們調查到的數據進行彙總整理。
同時,也在大腦中進行著估算。
根據南野大叔所說,這個沙蟲島的存在時間至少近百年,也就是說,長達百年的時間,沙蟲這種生物都沒有滅絕,反而將整座島擠的滿滿當當。
很顯然,之前那隻大海怪將這座島當成了免費的自助餐廳。
沙蟲這種東西營養價值極高中,並且行動緩慢,非常容易捕食。
看那隻海怪的體型,絕對是營養過剩了。
隨後,夏風結合著白天村民們調查的結果,粗略的算了一筆賬。
以那隻大海怪的巨大體型,恐怕每天最少也要吃下好幾百隻沙蟲。
如果按500隻來算,那一個月就是15萬隻,一年就是18萬隻。
也就是說,沙蟲島上的沙蟲在每年意外死亡18萬隻成年體的情況下,仍舊可以保持種群的繁衍。
並且,這是在沒有人為乾涉的情況下,也就是純野生狀態。
眾所周知,沙蟲這種卵生海洋動物,最大的生存威脅並不是掠食者對成年體的掠食,而是卵的成活率。
比如龍蝦這種東西,一次可以產1000枚左右的卵,一年可以產34次,在野生環境下,這些卵最終的成活率可能連一成都不到,大部分都很難成年就被吃掉了。
當然,大自然的生態是平衡的。
如果這些卵全部存活,相應的食物也會發生嚴重短缺,最終導致種群餓死,還是會回到原本的數量。
但是,如果人為進行乾涉,結果就完全不同了。
說的直白點,就是養殖。
通過配製專用的飼料,來滿足龐大的繁衍速度,進行成倍的提升數量,這就是傳統養殖。
雖然夏風不懂養殖,但他也明白這絕對不是1加1等於2的問題。
而是,1乘以1乘以2乘以3乘以4的無限疊加。
說的誇張點,隻要你的場地夠大,飼料足夠多,那便甚至可以把沙蟲堆滿全世界。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