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東西太過美好,甚至美好到會讓人忍不住生出一種違和感。
碼頭邊,夏風重重的呼出一口氣,將目光重新投向海麵。
“赫默,我隻是覺得,這一切好像是一場夢,有時候,我隻是下意識想將夢中的風景牢牢記住,就算真的是夢,醒來後也可以當做回憶。”
這不是什麼矯情的臆想,而是夏風偶然間腦中總是會閃過的念頭。
當然,除了赫默之外,他也不會對任何說出這種朦朦朧朧,連他自己都搞不清楚的東西。
聽到他十分縹緲的話,赫默沒有嘲笑他,也沒有安慰他。
“你真的覺得此身經曆的一切都是夢麼。”
夏風望著海麵,聲音很輕。
“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說,有時候會有這種模糊的感覺,嗬,或許是我太矯情了吧。”
赫默稍作思考,隨後認真道。
“如果一切都是你的夢,那你接觸過的所有人,包括我在內,便都是不存在的,但是,我十分肯定自己的存在,所以,這不是夢。”
聽到赫默十分專業的解答,夏風乾笑一聲。
“嗬,是啊,這怎麼可能是夢,是我太蠢了。”
“也不是。”
說到這裡,赫默突然斬釘截鐵的反駁了夏風自嘲的愚蠢。
“不一定是你太蠢了,也可能是你太敏感了,敏感到可以潛意識的察覺到一些異常。”
“異常”
赫默點點頭,繼續說道。
“很久之前,萊茵生命曾經做過一項假設性實驗,這項實驗沒有具體的實施,一切都是理論。”
“什麼實驗”
“是關於靈魂的。”
“哈”
靈魂,聽到這個名詞,夏風有些摸不著頭腦,怎麼科學家還相信靈魂
隨後,赫默給出了一些關於這項假設性實驗的說明。
靈魂隻是一個籠統的名稱,萊茵生命所指的靈魂,是大腦中的思維,也就是所謂的後天習慣,記憶,認知,思維模式。
假設的內容是,把“靈魂”從a身體中剝離出來,放到b身體中。
如果轉移成功的話,那麼問題便來了。
等這個人蘇醒後,他是誰
其實這個問題沒有準確的答案,也可以稱之為一個哲學問題,就和狗血的魂穿小說一樣。
如果強行回答的話,答案隻有兩個
一,他是a,隻是換了一具身體。
二,他是b,隻是腦中多了一段記憶。
他到底是誰,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
萊茵生命自然不會糾結於此,他是誰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種可能性會不會通過科學手段實現。
而最終,萊茵生命的結論是,不能。
因為超過半數的生物學家認為,“靈魂”並不是腦細胞,腦細胞隻是載體,真正的“靈魂”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特殊存在。
因為這種特殊性,“靈魂”便擁有一項更為特殊的能力,那就是不受萬物理論的束縛。
也就是不受氣候,環境,輻射,等等外界因素的影響。
甚至,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製。
說到這裡,赫默好像從另一個角度解釋了夏風所謂的“夢”。
碼頭邊,冷風吹過臉頰,涼意從內而外。
赫默的聲音縹緲而深邃。
“如果你的靈魂在另一個時間及空間點經曆過另一段故事,那麼此刻,對你來說那段故事就是夢,而你現在經曆的一切就是真實的。”
沒等夏風回應,赫默話鋒一轉。
“但如果,你的靈魂在此刻之後,還會在後續的另一個時間及空間經曆另一段故事,那麼對那時的你來說,你此刻經曆的一切,就是夢。”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