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篤忠貞魯土司!
鞏卜世傑的婚禮辦得喜慶熱鬨。大家都沉浸在歡樂之中。李夫人不但長得漂亮,而且性格仁孝貞烈,她做事謹慎仔細,細心周到照顧馬太太,體貼關心鞏卜世傑,對每一個家人都笑臉迎送,深得一家人的歡心。
有一次,李夫人回娘家,母親告訴她一件事,她娘家的親戚西寧衛土官千戶祁者孫要起兵叛亂,派人來引誘她共同謀亂,母親斷然拒絕,痛斥叛亂者“你們背順向逆,必定沒有好下場!我丈夫擔任國家重任,我受丈夫的重托,就是死而不會隨你們去!”母親教育她要始終恪守人臣之道,大事上一定要有清醒的頭腦,要有自己正確的主見,千萬不能犯糊塗。李夫人明白母親的教誨,點頭答應。
建文元年(1399年),肅王就藩蘭州。馬太太把鞏卜世傑找來,商議祝賀事宜。
明太祖去世後,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在甘州的肅王朱楧上書請求建文帝同意他移到蘭州就藩。肅王朱楧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四子,明朝初年九大攘夷塞王之一。洪武十一年(1378),朱楧受封為漢王,洪武二十五年(1392),太祖覺得朱楧頗有將帥之才,為此將他改封為肅王,並於洪武二十六年(1393)命令朱楧到封地平涼府就藩。過了5年,朱元璋又將他改封到甘州。甘州是河西走廊的腹地,也是防守漠北舊元勢力入侵的前沿,可見朱元璋對他的器重。肅王有一次到蘭州巡視,看到蘭州依山傍水,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尤其是蘭州城外的皋蘭山像一條長龍,橫臥在蘭州城南,黃河滾滾而過,的確是藏龍臥虎的好地方。肅王因此就有了把就蕃地從張掖遷到蘭州的念頭。他上書請求建文帝朱允炆同意他移到蘭州就藩。建文帝答應請求。這樣,肅王朱楧一家正式移駐蘭州。
鞏卜世傑說要去拜見肅王,馬太太問他那什麼做見麵禮?
“這個還沒仔細想。”
“肅王剛到蘭州,需要大興土木,建王府。建王府需要什麼?木材土石。我們打發人從吐魯溝砍伐1000根上好鬆木,送給肅王,肅王必然喜歡。”
“這麼多木料怎麼送去呢?”
“大通河上有筏子客,請幾個筏子客把木頭通過大通河漂流進入黃河,到蘭州在撈上來!”
“這個辦法好啊!”
“這個事就這麼定了。”馬太太接著又問鞏卜世傑,“以後我們怎麼和肅王交往呢?”
“年頭節下,經常走動;大事小事,請示彙報!”
“這樣好嗎?”
“不好嗎?”見母親搖頭,鞏卜世傑不解的問。
“兒呀,朝廷要求藩王無特旨不得進宮。平時隻能在封地城內活動,出城必須向地方官報備,並且不能在外過夜,日落前必須回城。藩王之間不能來往等等。這是為什麼?就怕藩王圖謀不軌。朝廷最忌諱地方大員和藩王聯係密切。我們和肅王走的太近,朝廷會怎麼考慮呢?!”
“哦——孩兒明白了!”
“以後切記啊!”鞏卜世傑點頭稱是。
肅王到蘭州後便征調各路能工巧匠,以元代、明初署衙所在地為主並加以擴展,大修王府及其他設施。甘、涼、蘭、西寧、莊浪等衛的各路要員紛紛捐錢獻物給予支持。肅王很是高興,特彆是莊浪鞏卜世傑捐贈的上千條粗大上好木料,更是雪中送炭一般。肅王派人清點查收,給了鞏卜世傑金銀布帛,以示感謝。
用了三年時間,豪華氣派的肅王府建成。整個肅王府四周的圍牆長約1000米,東、西、南三麵各開一座門,其中南門是王府的正門,共有三道,分彆是欞星門、端禮門、承運門。進入承運門後,就是承運殿和存心殿,再往後走就是東、西王宮。王宮的東北麵都為花園,統稱為凝熙園。凝熙園俗名山子石,方一裡許,園中蓄水成湖,壘石堆山,蘭州方言中稱假山為山子,因而這一帶也成為了山子石。這裡不僅有石山,而且還修建了雷祖殿、玉皇閣、鬥母宮、棲雲橋等建築,甚是奢華。
到了明惠帝建文四年(1402),武威蒙族卜煙答失叛亂,鞏卜世傑率部百餘人前往平叛,大破之,擒72人。
征戰回來,已是冬天。鞏卜世傑在莊浪衛城內,見到一個乞討的老頭,蓬頭蓋麵,頭發花白,赤著足,身穿葛衣,看起來極其苦寒。鞏卜世傑惻隱之心油然而生,他跳下馬,想把自己備用的一件羊皮短襖送給這個老頭。
“老人家——”
當穿葛衣的老頭抬起頭來,四目相對,鞏卜世傑忽然覺得這個眼神怎麼這麼熟悉?
穿葛衣的老頭也似乎吃了一驚。
“哦,你是——”
穿葛衣的老頭搖搖頭示意他彆說。
鞏卜世傑會意地點點頭。然後他說“老人家,看你無依無靠,孤身一人,到我家去做點事,比如放羊,你去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