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侃侃而談的羅陽,劉易也不插話就靜靜的聽著。
人富起來其實有個過程,而劉易把這個過程加快了,讓羅陽少了很多創業路上的磨練。
突然的有錢自然會讓他惶恐,還好的是他富起來接觸的人都是劉易、段薇這些。
前者還好,後者接觸久了就能體會到人家骨子裡的家教,由內而外的。
這也是暴發戶和她們的區彆。
而羅陽現在的述說,無疑是找一個述說者,傾述一下心中的迷茫。
所以劉易就靜靜的聽著。
心裡也總結著自己的得失,劉家未來該怎麼走。
回想起來自己的步子其實還是跨得有點大,就像數字音樂這一塊應該是有錢了才去涉足的。
因為現在階段的數字音樂並不能盈利,不過是搶占市場罷了。
還好的是隻是坐了一個鋪墊並未向下走,而是全力發展漢唐便利店,依托便利店的釘子優勢,逐步擴張汽車幫。
哪怕是中間穿插了一個絕味餐飲,但那並未影響劉易發展便利店的計劃。
相反,這還是劉易為下一步發展坐下的鋪墊,物流行業裡隱藏的老大哥——冷鏈物流。
也就是蔬菜海鮮配送。
如果不知道有多大的利潤,那就看看水產品的利潤有多大。
那可是養活了整個沿海的產業啊,從古代一直延續到現代。
冷鏈物流則會隨著人均gd的增加而利潤隨之增加的行業。
至於接下來的重點則是知呼這一項目,對於知呼劉易的期望不說他能超過face、推特這些,起碼能成為一個代表性的社交軟件。
不是劉易沒想法,而是曆史證明了,國內的通訊大佬是即時通訊。
而且曆史也見證了,國內市場驗證過的產品,最好彆去挑戰,不然哪怕是巨頭也得拉誇。
就像穀歌啊雅虎啊這些,那個不是巨頭不也倒在了國內驗證過的產品上嗎。
所以啊,知呼得做也必須做,但最終目的不是這個。
所以,接下來段錦她們的演唱會就是一個重點。
知呼的第一步就是跟隨她們的腳步,將各個高校的專貼給弄出來。
不僅收獲了用戶的同時,也會源源不斷的創造新用戶。
這也是瞄準學生這一團體的原因。
其實劉易給知呼得定位和face有很高的相似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借鑒了face,包括發展模式和用戶定位。
劉易心裡還存在一點小小的僥幸,萬一這玩意他就行了呢?這誰說得清楚。
凡事都要有理想的嘛,萬一他就實現了呢?比如賺他一個億?
整理下來劉易發現,所有的一切都圍繞著汽車幫和便利店轉的。
所以,便利店的發展不能落下,還得全力發展。
而汽車幫賺的錢則用來發展知呼得同時,剩下的也得拿到便利店的建設中去。
這才是發展的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