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書!
“大人,找到他們的蹤跡了,正往斷沙穀跑呢。”
距離金穀縣二十餘裡處,一個作斥候打扮的士兵抱拳立在趙誌取麵前彙報著斥候部隊調查到的信息。
“約莫百六十人,都做普通百姓裝扮,不過兄弟們都算是認識他們,他們怎麼掩飾也沒用。現在他們距離我們部隊五裡地左右,在枯樹丘那邊歇息。”
聽完彙報,趙誌取冷哼一聲“斷沙穀……那倒是個躲藏的好地方,風沙大洞穴多,要是藏起來了,就算是百多個人那麼明顯,沒有十天半個月的功夫彆想找到他們。”
“那怎麼辦?百多個人,可不好吃下啊!”斥候問道。
趙誌取目光冰冷,濃鬱的殺機似乎要掙脫他的眼睛一般,化為如同實質的寒芒“吃不下也要吃下!這可是新知州大人給的第一個活,要是沒做好,豈不是顯得咱們很無能?而且這也會顯得他無能,識人不明選了我們,徒遭他人笑話。到那個時候,咱們哪還有好果子吃!”
“傳令下去,騎兵繞後,切斷他們的退路。弓箭手準備化功箭,務求一波覆蓋他們所有人,讓所有武人都無法動用內力。刀盾手,長槍手也都給兵器上毒,務求一擊斃命!”
“記住,一個不留!”
沒有所謂的江湖道義,道德廉恥,軍隊要做的,就是徹徹底底的殺死敵人。
尤其是在上層已經傳達了剿殺的命令,而且對方也做了必須要被剿殺的事情!
糧草之事,事關朗州幾十萬百姓,若是有人敢劫糧而不用雷霆之勢一舉撲滅,等到後來者有樣學樣,冒出了一個個劫糧的人、團體,那就算朗州朝廷做再多的事情,買了多少糧食,也不過是在底已經破了的船上往外舀水,徒做無用功。
趙誌取不知道吳勉扮演的孔文軒在得知有人劫糧後就立刻下達剿的命令是不是因為如此,但是他已經從黎明田口中知道了剿殺劫糧者的重要性,所以現在,他會不顧一切的將所有劫糧者,以及和劫糧者有關的人的腦袋都砍下來,不管他們是因為什麼原因劫糧,讓今後還敢有劫糧的心思的人好好想想,他們是否有資格吃下劫到手的糧食!
………………
人隻有一雙眼,能見能看的有限之極,但是人的肉眼能見之外,又有諸多事象,非肉眼凡胎可見,所以前人就研究了各種方法,或仿妖孽,或擬神佛,創造出了讓人的肉眼能夠看到更多人眼看不到的事象的法術。
這種法術百家都有,但是最為精深的,無外乎道釋二家的開天眼和天眼通,俱是號稱能夠看透事物的本質,窺見過去未來。
皇家的天目六法就是取法與道釋兩家。
據傳宋國太祖出生時被人拋棄禪院,十歲之前為一沙彌。
但是當年恰逢天災,天下各地大小災情不斷,宋太祖所在的禪院因為當地連年乾旱,不得不讓僧眾各奔東西,尋求活命之法。十歲的宋太祖也因此跟著他的師傅離開禪院,走南闖北。
可是在離開禪院一年後,宋太祖的師傅在今日的商州一處荒山中病發,隻來得及傳給下十一歲的宋太祖一份記載了釋家秘傳的帛書便溘然長逝,留下十一歲的宋太祖獨處荒山。
所幸當時太玄門一位道長恰好路過,見一個小孩子流落荒山,於心不忍,便帶回了修行之地。
又過五年,天下亂象越來越明顯,諸侯林立,南征北戰不休,連躲在深山裡修行避世的太玄門道長也不可幸免,被當地諸侯“請”到了軍中,又一次獨留宋太祖於深山。
隻是此時宋太祖已經兼修了道釋二家功法,獨留深山倒也無事,再加上師傅被“請”走之時也留下了足夠的糧食,萬事不愁。
不過師傅被“請”走這事,宋太祖自然看不過去,無奈他師傅嚴令他不得下山,他也隻能答應下來。
如此又過了五年,直到昊天門一位修行讖緯之道的書生路過那間深山道觀。
無人知道那位書生和宋太祖到底說了什麼,但是次日,宋太祖就同那位書生下山了。
三十年後,宋太祖建立宋國,平宋國境內所有戰亂,選賢拔能,總是選擇最適合的人在填充朝廷各部,硬是在二十年內將幾乎是一片廢墟的宋國經營得欣欣向上,百姓安居樂業。
天目六法,便是宋太祖晚年創造出來的法術,專供皇家子弟識人用人之用,號稱徹底練成之後可以觀龍脈,看氣運,知將來,納天下英豪於甕中。
不過這門法術隱晦深微,修煉起來分外艱難,宋映月自六歲開始便得皇家高人傳功開始修煉,至今也有六七個年頭,也不過是可以勉強做到觀龍脈而已,想要看氣運,知將來,那也不知道還要修煉多少年。
事實上,就算是皇家之中,修煉天目六法的也不過是寥寥數人到了看氣運這個層次,知未來之境,除了宋國太祖,無一人達成!
當然,這些都和吳勉沒有什麼關係,隻是宋映月在教他天目六法的時候和他炫耀了一下自己祖上多麼輝煌智慧,英明神武罷了。
炫耀完之後,她又給吳勉潑了一盆冷水。
“天目六法是皇家秘傳,便是我也不能隨意亂傳,所以我最多就是教你第一法,讓你知道如何開眼閉眼。不過這已經足以讓你自如開眼,看見許多常人不能見的東西了,等閒妖孽若是沒有很好的秘法隱藏穢氣,你也可以一眼看出來。”
吳勉心中雖然失望,但還是溫和笑道“能夠學到皇家秘法,已是師弟的榮幸,豈敢多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