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等特性結合少陰劍意,方才引發其自主追逐起玄清本命道炁,並且不斷破壞毀滅的景象。
感知到這一點的玉宸,思維不由有些發散起來‘話說回來,四口劍器最後一柄已經凝聚成型,誕生之初便誅殺了一位道境修士,可稱之為誅劍,其餘三口分彆是戮風劍,咒劍和絕劍。聽起來似乎有些不對啊。’
‘其中戮風劍形態大變,昔日的風刃已經升華為風性,而針對不死性,也融入少陰劍意,中劍之人,可謂十死無生。可以去風留戮,成之位戮劍。’
‘至於咒劍……’
玉宸又是看向位於劍陣南方的咒劍,這一柄劍器,是玉宸昔日煉製的一口飛刀演化而成,因為其中蘊含著無窮詛咒,而被稱之為咒劍。
這一口劍器,從誕生之初,一直到玉宸成就道境之前,基本都是吸納詛咒,或者相關的負麵力量為根基,緩緩提升。
直到玉宸突破道境,將部分元魔感悟,融入其中,方才擺脫了單純的詛咒。現在,更是隨著通天的進步,逐漸將劍陣之中蘊含的概念,也是融入自身體內,在劍陣之中,這一口劍器,代表四象之太陽,五行之火,四大之水。
原本的詛咒也是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光明正大引導,另一部分則是無孔不入的詛咒,或者說是誤導。
而這兩個性質,又是受到四象之太陽和四大之水性影響。
太陽者,至大至強,充斥天地,覆蓋萬物,甚少有事物能夠擺脫其影響。
而四大之水性,則代表一切有形有質的流動,例如籠罩四方的虛空,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其同四象之太陽結合,加上咒力的特性,本就寓意著這一口劍器,無法防備的影響。
這也是許多進入四口劍器布置劍陣之中的道境修士,在這咒劍綻放紅光的時候,時常會出錯的緣故。
說白了,咒劍的影響,早在你進入劍陣的時候,便已經出現。
不過,那時候的咒劍影響,既有著咒力陰暗無孔不入的侵蝕內涵,又有著太陽普照萬物一般的光明正大。
進入之人,幾乎無法判斷,自己感知到的到底是虛空,還是咒劍的影響;看到的到底是劍陣,還是咒劍的具現。
甚至,一些人在見到咒劍的一瞬間,便已經被其影響到。
偏偏,你在劍陣之中,又不能肯定自己的猜測是真是假,繼續思索會落入自身的思維誤區,不認真思考,又可能被影響到自身的力量。
就好像那玄清道人,被覆滅道體之後,身軀被關在層層疊疊的劍陣之中,其中也不是沒有被分化的個體,突破劍陣的封鎖,同其他個體相會。
當這些個體,不相會也就罷了,一旦碰麵,雙方反而出現了衝突,輕則源自於對於部分理念的認知,重則直接影響到自身觀念。
因此,這些玄清分化出去的個體,若是一見麵就融合,很有可能會因為兩個意識互相衝突和融合,而被所在劍陣直接覆滅。
部分更警惕一些的,哪怕沒有一見麵就重新融合,也無法達成完美的合作,因為隨著他們認知的變化,他們的力量也是有一定的衝突。
偏偏他們都能夠確定,自身和對方的感悟,是正確的。
‘比起單純的詛咒,現在的咒劍,已經更接近於一柄蘊含無窮陷阱的劍器,能夠讓任何落入其中的人,一步步陷入自我懷疑,甚至自我否認的循環之中,倒是可以稱之為陷劍。’
玉宸將兩個名字想好的時候,落入劍陣之中的玄清道人掙紮也是越來越微弱。被誅滅其意誌的清氣,環繞四口劍器上下飛舞,讓四口劍器越發鋒利,越發凝實之餘,也是隱隱構造出一層血光,覆蓋其上。
“玉宸道友。”東辰君的聲音幽幽傳來,他沒有去詢問通天,而是找上了玉宸,開口提醒。
……………………先發後改·十分鐘後更替……………………
“我去阻止他!”
蓬萊島上,赤燭子直接起身,想要去阻攔通天,卻被東辰君阻攔。
“東辰?”
直麵赤燭子驚訝的神情,東辰君搖頭道“這並不是什麼大事,赤燭道友無需如此擔憂。”
“他都打算誅仙了,還不算大事?”
“古往今來,死去的道境和天神一流,何止萬數,不過是死一個道境的玄清而已,算不得什麼。”
“但過去死亡的道境修士,天神一流,絕大多數,不是死在天帝和地母大戰前後,就是軒轅黃帝討伐不臣的時候。他們的死亡,都是受到更高位格存在的壓製,同現在的情況不一樣。”
東辰君依舊非常平淡“過去,又不是沒有同境界,或者低境界修士越級誅殺更高一階道境修士的情況出現?遠的不說,當年大禹王引流到東海的時候,死在他手中的道境修士,也有七八個吧。”
“今日之事,雖然有些特殊,卻也應該交付給玉宸道友處理,而不是你去插手。”
對於東辰君的回答,赤燭子並不認可“但他們大多隻是死亡了一瞬間,不是嗎?唯一一位修行太乙仙道,被重傷的道友,也是在兩千年後,修複了受損的道炁,凝聚了能夠承載道炁的道體。”
“可現在,通天那架勢,可不是簡簡單單的覆滅道炁依憑的個體那麼簡單。他這是趕儘殺絕啊,就是當初軒轅黃帝討伐不臣的時候,也沒有對幾位道境和天神一流動用過這等手段。哪裡還有一點貴生的氣象?”
赤燭子這句話,才是所有知曉通天所作所為的道境修士關注的重點。
對於近乎不死不滅的道境修士而言,本命道炁才是他們的根本,出現在外人麵前的身軀,隻是他們用來承載道炁,方便交流的一種道體。
其中,修行大羅仙道的道境修士,道體是他們用來錨定自身具體時代的一種道標。
若是依附的道體被誅殺,等於是斷去了自身和這個時代的大半聯係,或是從自己於未來可能性中留下的化身為基礎,緩慢追溯,或是花費大量功夫,將意誌部分道炁送入人間,重新修行。
而走太乙仙道的道境修士,道體就顯得廉價許多。
對於很多修行多年,神性或者說道性越發濃鬱,人性逐漸消散的太乙仙道修士,道體更多的是他們直接影響人間的一個媒介,以及用來喚醒,錨定人性的道標。
最初的道體,也隻是因為其中承載了自己最初的情感,部分人性,以及其千錘百煉,近乎於天材地寶一般特性,而受到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