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帝仙傳!
此時門中的血龍馬背上馱的那個光球慢慢顯現出裡麵人像來,原來竟是乘願而來,入輪回門的殊勝明王,他終於曆經萬千磨難,降臨到了人間,
程濟是跟隨他前世建文帝一起在靖難之役中,離開皇宮,流落江湖,以替人看相算命,來供給建文帝衣食,不離不棄,生死相隨,忠肝義膽的大臣,
正因為建文帝的仁義之心,令最後跟隨他流亡的十二大臣沒有一個背叛他,他如聖人一般的德行由此可見一斑,(驚人巧合的是在西方耶穌最後的晚餐也有十二門徒,但是還是有一個叛徒叫猶大)
中國自古的皇帝除了三皇五帝,還真沒有再出現過如此象聖人一樣的皇帝,後來建文帝在顛沛流離的過程中,在山陰古道,偶然碰到了一位之前他在位時為官,後來又在燕王朱棣手下當官的舊臣,
那位大臣認出了建文帝,與建文帝在路邊淚眼相望,建文帝沒有絲毫要反抗逃走的舉動,他聽憑這位現在為永樂當差的大臣如何處置他,
但那位大臣流著淚還是稱他為陛下,道“陛下自去,老臣知道該怎麼做!”待建文帝離開後,這位大臣便自縊於樹下,這個大臣的心裡怎麼想,已無從所考,
但是他見到了建文帝,又放他走,然後又自儘,有人說他是覺得對不起現在的新君,失職內疚,
但是我們可以更大膽更接近事實真相的推測,他是見到當時官方宣布已死於皇宮火海的建文帝,他覺得自己犯了一個大錯,原以為已死的君王,居然沒死,
而他卻違背了一個忠臣義士應有的道義與儒家準則,沒有從一而終,是因為內疚、慚愧、痛苦、自責然後自儘的!
明朝時不論是上層的王公大臣,還是底層的販夫走卒,他們對儒家教化思想與理念,非常一致,是非善惡也分得很清楚,儘管其中有變節的,有叛國的,但是他們也自己知道,在道義良心上是非法非禮的,
所以道衍和尚姚廣孝,功成名就後他不住皇宮大院,不享一切珍寶美色,還是自願去當苦行僧,而他回鄉想去見俗家的姐姐,姐姐就是關著門不見他,說明什麼,說明天下黎民百姓心裡都有一杆秤,知道什麼是理,什麼是法,很遵從這一大義人倫。
隻見程濟雙手合十,恭敬虔誠跪在地上,以非常喜樂之心來迎接建文帝轉世之身再臨凡塵,但是突然異象突起,隻見空中那七個血獸竟突然化成一道血霧從朱門上穿透而過,顯現在血龍之馬的周圍,
七個血獸突然形體無比膨脹增大,象皮球一樣越來越大,直至大到完全把血龍馬給壓擠在七個血獸變形異體之中,然後七個血獸之身膨脹到極點!眼看就要爆炸!將殊勝明王與血龍之馬炸成粉身碎骨直至屍骨無存!
程濟卻麵不改色,從容鎮定,仰望空中景象,終於一道閃電驚雷劈在了七個膨脹的血獸身上,頓時七個血獸轟然如汪洋傾覆,血光四溢,發出“嘭!嘭!嘭!嘭!嘭!嘭!”七聲巨大的轟鳴與爆炸!
瞬間將朱門血馬光球淹沒在滔滔的血浪之中!程濟也不由心頭一緊,雙眼目不轉眼凝視著天空的景象
終於血化雲開,雲開霧散,程濟驚喜地發現血龍之馬仍然背馱殊勝明王顯現在虛空之中,且七道朱門變成了龍馬的鎧甲將人與馬緊緊保護了起來!
“咦!嘖!嘖!原來是龍馬魂魄,難怪可以不懼七獸分屍血祭之法!”說著空中出現一個
身高九尺,吊眉橫目,顴骨高聳、發須如戟,麵帶血煞之氣,身披一副黃金甲胄,戴一頂朱紅高冠的男子。
程濟不由喝問道“來者何人?意欲何為?”
黃金甲男子目無下塵,睥睨天下的殺氣儘顯無遺,看也不看程濟,便倨傲無比地道“孤平生所憎恨者,皆是逞口舌之快,又無男兒血性,尋章摘句,藏否國事之腐儒文人,其實皆是紙上談兵,較之婦人更為可惡!你一個明朝翰林院編修還沒有資格以這樣的口氣來跟我說話!”
程濟道“今你我皆非世俗中人,也不能以人中身份來論高低,我此行是迎殊勝明王,王者執掌三界律法,你敢阻撓就是倒行逆施,逆天叛道!你居心不良,圖謀不軌!你究竟是何人,又是受何人指使,來此放肆!”
黃金甲胄之高個之男子,仰麵發出衝天的狂笑,道“還真是有如龍遊淺灘遭嚇戲,虎落平陽被犬欺!豎子無禮,該當何罪?”
說著,他一抬手一朵金黃色的菊花,脫手飛出,向程濟飄來,金黃色菊花在空中散開,花瓣繽紛散開,又一化十,十化百分化成更多的花瓣,
刹那間,峰頂風雨中,漫天花雨,將程濟籠罩其中,靠近程濟時,朵朵花瓣竟變成了片片鋒利淩厲的暗器!在空中雨滴碰到黃花,都變成稠黃有如屍水般的毒汁,紛紛墜落,地麵都被其毒無比的屍氣腐蝕成黑色的斑斑點點,著實歹毒無比,毒雨如注,殺氣衝天!
程濟臉色微微一變,於是抖開了長袖大袍,迎風一揮,隻見他袍袖中飛出一個太極圖,然後太極圖旋轉,也是分化一個個更小太極圖,每一個小太極圖亦是高速旋轉,帶動起一股股漩渦似的龍卷風,將風雨飄零的花瓣吹得東倒西歪,零亂不堪,不能近身!
這時,黃金甲胄之男子,目光一淩,眼神如刀,犀利無雙!他口中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