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還差了一首主打歌,回歸可能要等一段時間了。”
李霄漢和南行月光不熟,第一次見麵,頗為意外。
“喲,你們自己弄曲子啊。有什麼問題找肖總啊,他都能給解決。”
肖淺沒好氣。
“你當我是如來佛呢。”
李霄漢嘿嘿奸笑。
“公司裡的音樂不都是你抓的嘛,大家都說你是音樂之神呢。”
他的話,讓馮哲和阿豪心動了。
南行月光作為民謠創作歌手,一直以來都悶頭做音樂。有什麼問題,也是兩人自己商量著解決。
星光娛樂這邊給兩人弄了單獨的工作室,很大很先進,設備齊全。兩人就一天天地窩在裡麵,除了吃飯的時間外,也不見誰。
搞的除了他們的經紀人外,公司上下幾乎都忘了,還有這麼一組藝人了。
兩人自得其樂,也不覺得有什麼問題。渾然忘記了,音樂創作,其實是一個需要廣泛合作的行業。
“肖總,要不,您給我們點意見?”
肖淺的目的當然也是這個。
“說說你們新專輯的思路。”
一張專輯,基本上分為albu和i兩種。
albu就是正規專輯,內容大約在十首歌以上,多的甚至能到二十至三十首。
這樣的專輯製作周期必然也很長,多在一年及一年以上。
隨著時代的發展,albu專輯越來越少出現,因為投入和收獲不成正比。
一張專輯那麼多歌曲,最後能被大眾記住的,也許隻有那麼一兩首歌而已。剩餘的,雖然嘔心瀝血,但隻能是瞎了。
除了忠實的粉絲會知道,歌手的演唱會上表演表演,幾乎無人問津。
在這樣的情況下,更多流行於市場的,就是i專輯。
五到七首歌左右,大大減輕了製作的工作量,還可以讓歌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主打歌上麵來。
星光娛樂成立至今,在肖淺的領導下,從來沒有製作過albu專輯。
即使是i專輯,肖淺也要求嚴格控製在七首歌以內。
哪怕是眾多歌手的合輯,也是如此。
南行月光的新專輯也是本著這個框架弄的。
馮哲和阿豪已經弄出來了四首歌,便卡在了主打歌上。
原本兩人還想著弄七首歌的,結果因為這一卡,隻好放低要求,想著弄五首歌就算了。
馮哲從包裡翻出本子,遞給肖淺。
“我們兩個的經曆太少,大多數的時光都是在南漂上。所以製作的內容,都是關於曾經歲月的。主打歌的話,肯定也不能脫離這個範疇。”
肖淺點點頭,表示理解。
大多數製作人的創作,其實都離不開本身的人生經曆。
這也是為什麼有人擅長民謠,有人擅長搖滾,有人擅長電子樂。
馮哲和阿豪懷著夢想南下,在最好的年華去了羊城,飽嘗人生百味。如果他們的歌曲和這段經曆沒有關係,那才是奇怪呢。
肖淺翻看了一下曲譜,發覺他們準備好的歌曲幾乎都是如此。
唯獨欠缺了一首可以鎮場子的主打歌。
“說說你們的故事吧?你和阿豪是怎麼認識的?聽你們的口音,似乎不是一個地方的人啊。”
肖淺手裡有大把的好歌,也都是校園民謠,但要符合南行月光這次回歸的主題,就必須仔細挑選。
和兩人多多了解一番,有助於歌曲的選擇。
果然,馮哲和阿豪一說,肖淺才知道兩人的相遇也是一種緣分。
馮哲是蜀省人,高中畢業後,沒有考上大學,家裡又窮,就南下去了羊城打工。
他扛過麻袋,做過小工,什麼苦、什麼累都受過。
但因為初三的時候,曾經在學校的音樂比賽上得過獎,這就成了他一輩子的念想。
即使漂泊流浪,也放不下音樂的夢想。
偶然一次,碰到了在街頭表演的阿豪,激發了馮哲潛藏的因子。
就是那次,兩人便合唱了一曲,也成為了兩人相識相伴的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