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在後凝聲大喝,遂速引從騎而去。劉備一路風馳電掣,加鞭而行,撞出西門,行無數裡,前有闊然大溪,攔住去路。隻見那檀溪闊數丈,水通襄江,波浪甚緊。劉備趕到溪邊,見不可渡,勒馬再回,遙望城西風沙大起,喊殺聲無數,原來是在城外東、南、北三處的蔡和、蔡中、蔡勳收到蔡瑁的傳令,得知劉備逃向西門,故紛紛領兵來殺。劉備見追兵將至,去路儘覆,前路又被檀溪所擋。
“我命休矣!!!”
劉備慘聲一叫,忽然的盧嘶鳴一聲,竟四蹄撥動,往檀溪衝去。劉備大急,勒不住的盧,回頭看時,追兵已近。劉備著慌,故不再勒的盧,加鞭飛行。
蔡和、蔡中、蔡勳等人,在後緊追,見劉備竟然驅馬下溪,皆在後狂笑。果然,劉備策馬行不數步,馬前蹄忽陷,浸濕衣袍。眼看劉備將埋沒於檀溪之內,劉備忿然揮鞭,臉上儘是不甘,扯聲大呼。
“的盧,的盧!你當欲克主!?”
言畢,的盧不知從哪裡來的力量,厲聲嘶鳴一聲,忽從水中湧身而起,一躍三丈,飛上西岸。劉備如從雲霧中起,猶如飛龍在天,蔡氏軍士見之,無不駭然、呆滯。
劉備躍過溪西,顧望東岸。蔡和已引軍趕到溪邊,凝聲大叫。
“劉皇叔何故逃席而去?”
劉備如癡如醉,聽蔡和之言才回過神來,大怒喝道。
“我與你蔡氏無仇,何故欲加相害?“
“我並無此心。使君休聽小人讒言!“
蔡和一邊在說,一邊暗中拈弓取箭,劉備大驚,乃急撥馬望西南而去。蔡和想起剛才一幕,心中正是驚異,想劉備如有神助。
“難不成這大耳賊命不該絕!”
蔡和心中正想,忽有兵士急報,說蔡瑁被文聘、太史慈聯手擒住了。蔡和大驚,速速引兵趕回城內去救。
卻說,當時文聘辭了劉備,領七、八騎去擋蔡瑁。蔡瑁引軍趕來,一見文聘,就知定是他助劉備逃脫。蔡瑁大怒,速令兵士圍殺文聘。文聘武勇,將手中長槍舞得密不透風,左突右衝往蔡瑁徑直殺去。蔡瑁見文聘越殺越近,連拈弓上箭,對著文聘連發三箭。文聘正在軍中奮力廝殺,不知暗箭發來,待三箭射近時,文聘已來不及去避。
眼見文聘將要被三箭穿體,忽然間三道狂風襲來,三根如電光般的箭矢,根根準確無誤地打在了蔡瑁所發的那三根箭矢之上,皆穿破而去,不但如此,那三箭後勁十足,更是射殺了三個兵士才是停止了去勢。
“仲業勿慌,太史子義來也!!”
隨即一聲暴喝響起,文聘回頭一望,正是引著五百馬步軍殺來的太史慈。太史慈收回大弓,提槍策馬飛奔,從左路往蔡瑁處殺去。文聘見狀,奮力再殺,蔡瑁軍士難擋,節節敗退。蔡瑁見太史慈、文聘兩路殺來,心裡惶急,撥馬欲逃。太史慈眼疾,提槍猛掃,將周邊蔡瑁軍士掃散後,速按住槍支,拿起大弓,一邊虛撥弓弦,一邊大喝。
“狗賊!!哪裡逃!!!”
蔡瑁一聽太史慈怒喝,便是吃了一驚,後又聽弦聲暴起,倉促急閃,哪知過於慌亂摔落下馬。蔡瑁頭盔滾落,披頭散發,連忙欲要重新上馬。此時文聘已殺破一口,急速衝來,鋒利的槍刃轟地飛刺。蔡瑁隻見眼前忽起寒光,再回過神來時,已發覺文聘手上的槍支正頂在他的喉嚨之上。
“文文文將軍!莫要輕舉妄動,我可無害你之心,你萬萬不能錯失好人!”
蔡瑁嚇得失聲呼叫。文聘目光冷然,喝聲令道。
“還不快快叫你的兵士住手!”
“是是是!!你等還不快快住手!!!”
此時的蔡瑁,哪有昔日那囂張的氣焰,連忙向四周兵士令道。蔡瑁軍士聽令,紛紛住手。太史慈策馬奔來,急問道。
“我主何在?”
“使君逃席而去,不知何往。”
“狗賊,我主與你素來無仇,你為何加害於他!!!?”
“冤枉呐~!劉皇叔仁義之名,名震天下。我豈有此心。”
“你請我主赴宴,何故引著軍馬追來?
“九郡四十二州縣官僚俱在此,我為上將,豈可不防護?”
太史慈與蔡瑁一問一答,文聘在旁聽畢,速插言道。
“太史將軍休要聽這狗賊之言。劉皇叔此時正逃往西門,我見蔡和、蔡中、蔡勳皆引軍去追。以防萬一,我等先將這狗賊擒住,也好令其爪牙投鼠忌器!”
“文將軍所言甚是。來人呐,將這狗賊綁住!”
太史慈依從文聘之言,遂令兵士綁住蔡瑁。蔡瑁不敢反抗,隻在旁苦聲求饒。待兵士綁好蔡瑁,太史慈、文聘將欲往西門追去時。蔡和、蔡中、蔡勳引三軍從西門湧來,將四處包圍。太史慈、文聘臉色凝重,文聘更是下意識地捏緊了幾分手中槍支,嚇得蔡瑁一陣心驚膽跳。
“狗賊,還不快令你蔡氏兵馬讓路!”
太史慈怒聲一吼,蔡瑁連忙就喊圍住前路的蔡氏兵馬退開。蔡和、蔡中、蔡勳三人趕來,見蔡瑁被文聘用槍抵住,紛紛喝令文聘將蔡瑁放開。文聘冷著麵色,用槍一頂,頓時蔡瑁的脖子上點出了一個血口。蔡瑁痛吼一聲,連聲喝罵蔡和、蔡中、蔡勳三人。
“蔡氏狗賊,你等可有傷害我主!!”
太史慈轉向蔡和、蔡中、蔡勳三人,厲聲問道。蔡和、蔡中、蔡勳三人急說,劉備跳過了檀溪,往隔岸逃去了。太史慈是謹細之人,速令文聘帶著蔡瑁還有五百兵士往檀溪趕去。因為蔡瑁在文聘手上,蔡氏兵馬皆不敢造次,紛紛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