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士謀!
話說曹操與喬公有舊,昔年曾見得喬公膝下二女,大喬與小喬。兩女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曹操見之,便有納娶之心。更曾發誓言,我曹孟德一願掃平四海,以成帝業,一願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台,以樂晚年,雖死無恨矣。
今曹操雖起兵二十萬,虎視荊州,不過欲要取路殺往江東,奪得此二喬與吳侯之妹也。今吳侯已將令妹許之,何再惜二女。當應派人去尋喬公,以買此二女,差人送與曹操,曹操三女儘得,稱心滿意,必深感吳侯成全之恩。此正是範蠡獻西施之計,何不速為之?!”
孫策聽言,如受雷霆一劈,腦海裡頓時回想起曹操欲納孫尚香之舉,然後喬國老更為其說情。原來喬國老與曹操竟早有交情!
喬國老正是諸葛亮口中的喬公,而大喬,小喬更是孫策、周瑜二人之妻。
事跡種種,仿佛都在證明諸葛亮口中所言,孫策驚異過後,滔天般的怒火翻天而起。周瑜知諸葛亮奸詐無比,卻是鎮定,忙爭先問道。
“口說無憑,曹操欲得二喬,有何證驗?!”
諸葛亮速作言答道。
“大都督有所不知,曹子曹植,字子建,下筆成文。曹操嘗命曹植,就為二喬作一賦,曹植應之,遂寫落《銅雀台賦》。賦中之意,單道他家合為天子,誓取二喬。曹操見賦大喜,聽聞其每日入睡前,必朗誦一遍,以提醒自己平生之誓!”
周瑜臉色刹地黑沉起來,冷聲問道。
“此賦公能記否?”
“曹子建,卻有才學。我愛其文華美,嘗竊記之。”
“試請一誦。”
諸葛亮即時誦起《銅雀台賦》,竟然隻字無差,而且果如諸葛亮所言,賦中果有應和曹操欲稱帝,位登天子,勢取二喬之心。
周瑜聽罷,勃然大怒,離座指北而罵道。
“曹老賊欺我太甚也!”
孫策更是忿然起身,拔出腰間寶劍,厲聲咆哮道。
“不殺老賊!!我孫伯符誓不為人!!!來人呐!!!立即傳令我東吳各郡各縣,聚合兵馬於合肥,我要親率大軍,直搗中原,勢要誅殺老賊,毀那銅雀台!!!”
諸葛亮見孫策、周瑜,這兩個可謂是江東最有權勢的兩個男人,暴跳如雷,狀若癲瘋。心裡心花怒放,但卻故裝驚色,急起止之道。
“昔年單於屢侵疆界,漢天子為全之大局,許以公主和親,今吳侯、都督何惜民間二女乎?”
孫策聽言,霸目赤紅,滿臉猙獰,咬牙徹齒喝道。
“老賊不但色染我妹,更欲奪我之妻,此等屈辱,我如何能忍!!我孫伯符與老賊勢不兩立,有我無他!!!”
周瑜怒火衝衝,附聲喝道。
“主公所言甚是。此等屈辱,大丈夫如何能忍,瑜願效死而戰,勢滅曹賊!!!”
張昭、魯肅見事態忽得大變,而且更有一發不可收拾之態,連忙出言諫道。
“主公,曹賊勢大,當若討之,必當從長計議,徐徐圖之,萬不可操之過急呐!”
“張公所言極是。主公乃一國之首,當應三思而後行。今竟知老賊賊心,老賊操縱社稷,各地諸侯深惡之,何不聯合天下各方勢力,共同討伐?”
江東諸臣,連忙走出,紛紛死諫。孫策、周瑜方才稍稍鎮定下來,但兩人皆是渾身帶著滔滔怒火、殺意,仿佛好似能將整座大殿都給翻起。
諸葛亮故作驚駭,諸葛瑾連忙走至諸葛亮身旁,低聲說道。
“孔明你有所不知,大喬乃是我主正妻,小喬乃周瑜之妻也。”
諸葛亮聽言,佯作惶恐之狀,連忙跪下拜道。
“亮失口亂言,死罪!死罪!!!”
孫策幾乎將皓齒磨碎,一雙霸目仿佛好似噴出火焰,速下令道。
“來人呐,立即將薛綜這忤逆之徒,給本侯斬了。從今日起,中原曹氏便是我東吳之死敵,凡有與其交好私通者,斬立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