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士謀!
賈詡冷著麵目,極為慎重地頷首應道。
“大多如此!大王當下應速派快騎,通報徐、豫兩州,提防江東孫策!”
賈詡言未決,忽有一將士風塵仆仆入帳來報。竟是報來,江東軍夜渡長江,孫策率八萬大軍襲擊了淮陰的情報。曹操聽言臉色驚變,還未回過神來,須臾又有一人急來報之,豫州被周瑜率七萬江東兵襲擊,壽春城已被彼軍攻陷。
曹操聞報,聽得一連禍事,隻覺如遭連環雷劈打。郭嘉急出席稟道。
“豫、徐二州,乃是中原門戶,不可有失。大王,不可不亟圖之!!”
曹操定眼一望,見是郭嘉,臉色陰沉不定。不過曹操畢竟是勢鼎天下之王者,很快便鎮定下來,向郭嘉問道。
“以奉孝之見,孤當若何?”
郭嘉見曹操迅速穩住情緒,心中一喜,連忙拱手稟道。
“眼下之急,大王切莫自亂陣腳,否則諸葛亮必定揮軍趁勢追擊,我軍危矣。徐州有陳yua
龍把守,且兵精糧足,孫伯符雖勇悍過人,但一時半會難破徐州。至於豫州,滿伯寧非是周公瑾之敵,豫州尤為緊急。不過若要救豫州之危,大王卻要急攻徐州,將孫伯符圍殺困於徐州。孫伯符乃江東之主,且又是周公瑾之結義兄長。若孫伯符受困,周公瑾必然舉兵去援。如此,豫州、徐州之危即可化解!!!”
郭嘉皓目爍爍發光,眾人聽計皆不禁驚歎。在這般緊要關頭,曹操卻是忽然笑了起來。
“哈哈哈哈!!奉孝此計大妙!!宜應如此,依你計策,孤又該如何調配!?”
郭嘉聽言,沉吟一陣。少頃,隻聽郭嘉疾言厲色而道。
“大王先撥二萬大軍,往徐州救援,待至徐州,即合徐州兵力,圍困孫策。同時再派一大將,引一萬兵馬暗中取道進往豫州,隻待周瑜退兵往徐州救援時,乘勢掩殺。”
郭嘉正在說計,忽然荀攸卻是滿臉疑色地打斷道。
“諸葛亮在襄陽城虎視眈眈,隻待大王撤兵趁勢而攻。若大王撥軍一退,諸葛亮即揮兵殺來,又該若何?”
郭嘉淡然一笑,渾身散發著迫人的智睿笑道。
“公達不必多慮。世人皆俱諸葛孔明之智,將其視為神人,與之對戰,未戰便處處謹慎,以致被諸葛亮有機可乘。與這等人物對敵,萬不可用常理之道應付,當以奇謀迎之。嘉以為,時下情勢雖然緊急,但卻不至覆水難收之地。嘉自有謀略,應付諸葛孔明!”
曹操聽言,嘴角翹起一絲戲謔笑容,眯著眼望住郭嘉問道。
“哦?奉孝欲要留在襄陽,與諸葛孔明一決高下耶?”
“是也!嘉看諸葛孔明如草芥耳,何足懼哉!”
郭嘉字字錚錚,擲地有聲。曹操聽罷,朗然笑起。
“哈哈哈哈!!!世人皆說諸葛孔明如何了得,卻不知鬼才亦是曠世奇才!!!好,襄陽戰事,孤便交付於你,望奉孝早報捷書,以慰孤心!!”
“偌!”
郭嘉慨然接命,遂即曹操又問計郭嘉如何撥軍而退,郭嘉心中早有謀策,教計如此如此。曹操聽計大喜,當下便依郭嘉之計,暗地裡各做調配。
數日後,諸葛亮早推算,眼下曹操大多已知孫策襲擊徐、豫兩州之事,正欲喚潘鳳、張飛來商議掩殺曹軍之事。忽然有人來報,曹操率軍殺至城下,大罵搦戰。張飛一聽,環眼迸射戰意,便要請戰。潘鳳亦傷勢痊愈,亦向諸葛亮請戰。
諸葛亮卻是從容篤定,拂扇笑道。
“此定是曹賊虛張聲勢之計,今夜曹軍必然撤軍。兩位將軍不可妄動,中了曹賊的奸計。如亮所料無誤,三個時辰後,曹軍必退。兩位將軍眼下速點齊兵馬,養精蓄銳,待今夜時辰一到,聽我號令,出城襲擊曹營大寨!”
潘鳳、張飛聽言,方才醒悟。正欲告退時,諸葛亮忽又謹慎,吩咐二人,今夜進軍不可急進,但先看形勢若何,方才大舉進軍。潘鳳心裡謹記,張飛卻想諸葛亮智謀高深,那曹操如何料得,故而未有放在心上。三個時辰後,果然如諸葛亮所料,曹軍撤走。
至夜,荊州兵馬飽食輕裝,待二更之時,潘鳳、張飛忽然率兵衝出襄陽城,直往曹寨奔馳殺去。
張飛首當其衝,引兵速行,遙見曹軍大寨,立馬催軍而動。在後軍的潘鳳,卻是不見曹兵撤離,心中一急,連忙喝令兵士緩步而行,同時急派人去通知張飛提防有詐。
卻說張飛引兵速往曹寨殺去,快要趕到時,卻見曹軍大寨四圍火起,燒著寨柵。張飛臉色一變,知曹軍定有所準備,急令退軍。就在此時,後路兩聲炮響轟起,典韋、許褚率兵掩殺過來,張飛見有伏軍,急命兵士急退。許褚、典韋揮軍左右截殺過來,幸好潘鳳及時從後麵援至,兩軍混殺一陣,潘鳳、張飛領軍退走。
典韋、許褚亦不去追,引軍擺布在寨前,卻是提防著潘鳳、張飛回複殺來。與此同時,在曹寨二十裡外,曹操率領著夏侯兄弟、於禁等將,引兵二萬,正往徐州火速進發。同時間,亦有一部曹軍,由曹仁統領,兼合張頜、曹洪等將率兵一萬,望豫州星夜進發。郭嘉見兩部兵馬已行,遂令剩餘五萬餘兵士,就地大興土木,建立營寨。
當夜,話說潘鳳、張飛回到襄陽,報之諸葛亮曹軍自燒營寨,大多已是撤走了。諸葛亮聽言,卻是皺起了眉頭,沉吟一陣,微露驚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