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谘聽了,方才明悟,拱手一拜,退回席內,便不再多言。孫權神色一震,此下已有主意,遂依從顧雍、張昭所言,各做調撥,又命丁奉為統將,率領二萬精兵趕往丹陽助戰。丁奉領命,遂速速退下整備。
數日後,曹操病情稍微好轉,忽有細作來報,言東吳右將軍陸伯言已到了吳郡數十裡外。曹操聞報大驚,心頭忽起一絲不祥的預感。驀然,又有兵士急來稟報,言適才有一隊東吳輕騎趕到城下,拋下了數十具屍體,正是前番前往吳縣的使吏還有一眾兵士,共二十八人,無一生還。曹操聽了,麵色大變,那如能吞天的細目,迸發赫赫精光,厲聲吼道。
“碧眼兒竟敢如此放肆,斬朕使吏!!好!!朕便與你算算這新仇舊恨!!”
曹操吼畢,正欲下令起軍攻打吳縣,在旁側的司馬懿聽之,連忙勸道。
“陛下且慢!!時下陸伯言已將至吳郡,我軍若貿然而動,陸伯言定然引軍斷我軍後路,到時我軍受吳賊前後夾攻,勢必危矣!!”
司馬懿此言一出,曹操臉上的怒色刹時褪去大半,換而之的是一臉驚駭之色。曹操眼角連抽,死死地壓住心中怒恨,沉吟一陣,冷靜下來後,便看出了其中利害,凝神與司馬懿謂道。
“仲達所言是理。朕一時動怒,幾乎壞了大事。那依仲達之見,朕該當如何?”
司馬懿雙眼炯炯有神,腦念電轉,迅速已有了想法,拱手作揖,沉聲謂道。
“我軍深入東吳腹地,必要先保後路無患,否則但有萬一,軍心先亂。因此,陛下當應遣一軍以迎陸伯言的兵馬。”
曹操聽了,細目眯起,寒光陣陣,冷聲而道。
“此下戰事正緊,豈可再三延誤,何不傾軍而出,一舉破之!?”
“能速而破之,自然是好。但那陸伯言非是等閒之輩,韜略計謀皆屬一流。陛下傾軍而出,戰場之事,瞬息萬變,若戰事膠著。孫仲謀趁勢率吳縣之眾殺出,如此若何!?”
司馬懿眼神一變,亮麗的眼眸內瞳孔收縮,散發著赫赫精光。曹操聽了,心頭一揪,當即明悟過來,遂神色一凝,與司馬懿問道。
“仲達以為朕當如何調撥!?”
“陛下可遣張頜為統將,率領三萬兵馬而出,臣願一同前往,為之出謀劃策。陛下則在平阿,靜觀其變,若有變故,即隨機應變便可。”
司馬懿疾言厲色,唇舌如刀劍,充滿犀利之鋒。曹操聞言,心頭一定,臉上的凝重之色儘消,遂笑聲道。
“仲達如此調撥,甚合朕之心意!”
曹操話未已,司馬懿忽然臉色一緊,眼中神色複雜,帶著幾分忌憚,幾分亢奮,還有幾分難以言喻的神態說道。
“微臣此去,勝敗難料。若有萬一,陛下還先未雨綢繆,以做準備。”
曹操聽了,神色一變,細目眯起,眼內儘是疑色,問道。
“以仲達經天緯地之智,還有張儁乂之驍勇,那陸伯言有何懼哉!?仲達此言,卻是過慮了!”
司馬懿微微搖首,不慌不忙,帶著一股莫名的滄桑徐徐說道。
“臣所慮者,非陸伯言耳,而是那臥龍諸葛孔明!”
這廂裡曹操和司馬懿正在商議出兵之事,那廂裡在吳郡境外數十裡處的平原,數萬吳兵正在卸甲歇息。忽然一隊人馬奔馳而來,立即被巡邏的吳兵截住。人叢中,一員燕頜虎須,環眼濃眉的大將騎著一匹黃鬃馬衝來,扯著雷公般的嗓子喝道。
“我乃蜀漢大將軍張翼德也,陸伯言何在!!?”
此將正是張飛,這下他扯著嗓子一吼,立馬傳遍方圓數裡之內。攔截的吳兵聽聞張飛之名,皆有畏色,不禁紛紛退後。不一時,一陣吵雜聲響起,身穿一襲白袍銀甲的陸遜,引著數百精兵趕來。陸遜見到張飛,雙眼刹地射出兩道精光,甚是有禮地拜道。
“陸伯言在此,有失遠迎,還望張公莫要介懷!!”
張飛見陸遜生得麵如冠玉,唇紅齒白,英姿颯爽,甚是瀟灑,又見其謙謙有禮,不禁生了幾分好感,遂下馬作揖,向陸遜回禮。兩人敘禮畢,在蜀軍陣內,身穿一身潔白鶴氅,頭戴綸巾,手執鵝毛扇的諸葛亮邁步而出,臉上掛著一抹淡笑,拱手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