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袁說到“彭總,冬哥的事就是我的事,放心。”
得到他們如此的照顧,冬子覺得有些不太好意思,就站起來給他們敬酒。
彭總正在跟那兩位講什麼市場定位問題時,小袁湊過來跟冬子說話。“冬哥,先學科目一,大概隻要幾天時間就夠了。過後學了科目二完畢後,你考過了。我大概也就回來上班了,科目三主要是上路行駛,我們一起,就開我這個破車,很快就熟練了。我跟你說,以你的聰明程度,正月沒過完,你駕照就到手了。”
“我也不聰明,你莫這樣估計。”
“你這是罵人了,你都不聰明,那我豈不是笨蛋?”
“遊戲是遊戲,開車是開車。”
“不對,你遊戲厲害,你設計也厲害,你那裝修,我可也算實地見證人吧?我跟你說,你到了設計部才明白,我們拍的照片傳回來後,設計部的人,已經有議論你了。”
“有這誇張?”
“你到時候就知道了。”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到晚上八點多,總算結束了,因為湯與主食上來時,大家都有這個自覺。當彭總提出要陪冬子出去瀟灑一回時,冬子明白意思。
“彭總,你好不容易回家,陪嫂子吧,我就住賓館就行。”
此時小袁主動站起來了“彭總,你放心,我也是單身漢,我陪冬哥。”
這個安排,大家都同意了。
晚飯後,彭總回家了。冬子坐小袁的車,回到了賓館。小袁問到“冬哥,沒吃飽吧?要不,我們出去擼串?”
冬子笑到“我反正是吃飽了,你們說話,我插不上嘴,隻曉得吃。”
“你這又在怪我了,我話多了。我不吃也行,反正,現在有的是時間,我陪你說話。”小袁主動泡茶,冬子卻說到“在這裡,你是客我是老板吧?你搞反了。”
“不對,冬哥,你暫時是客,我才是老板。”他把茶杯遞給冬子後,問到“冬哥,我有個提議,不曉得你同意不同意?”
“我們不必要客氣吧,你說。”
“要不然,你進廠後,就跟我住一個宿舍,好不好?”
“什麼意思?”
小袁介紹了廠裡的情況。一般技術人員,廠裡對宿舍的安排是比一般工人要好呢。工人是住上下鋪集體宿舍,一間屋子住八個人,像大學的宿舍一樣的。但是技術人員,可以住套間,兩室一廳的套間,可以住兩個人。而與小袁同宿舍的一個法務,已經結婚了,當然不住宿舍了,說不定,春節後有新同事來,給他安排一個新室友。
與其跟一個不熟悉的人住一塊,不如跟冬子住一起。
“我還想跟冬哥一起多學些東西呢。”
冬子謙虛到“互相學習,我那遊戲中,隻是個玩意,沒啥好學的。”
“起碼我們投緣不是吧?”
“那這樣不麻煩廠裡嗎?”
“廠裡分這宿舍,也是哪裡有空往哪裡填,根本不分部門的。你進設計部,設計部的所有員工,都算技術人員。所以,你的資格肯定是夠了。我跟彭總說,彭總隻要給人事部打個電話,這事就算定下來了,根本沒難度。隻要你同意,這事就算成了,行不行?”
“那當然好。”
隨後,冬子問了一些廠裡的基本情況。小袁給冬子作了詳細的介紹。
這個品牌本來是意大利品牌,這個廠的前身,是幫意大利品牌代工的。除了設計是彆人的,技術指標要符合歐洲標準,從生產到銷售,都是這個廠裡的。
這就是跟隨戰略,這已經是冬子第二次聽到這個詞了。第一次是在火車上,從那個醫療設備推銷員口中聽到的。早年中國人貼意大利品牌,也不是要銷往歐洲。目前,歐洲幾乎沒有什麼裝修與建設工程,所以隻是借鑒它的技術標準來提升產品檔次,利用它的設計,來表明歐洲血統。
這種代工廠,掙的是辛苦錢。比如,利潤的大頭,被歐洲廠家拿走了,他們幾乎沒出一分錢的成本。但是,這種模式,在中國,又是有效的。大家買這個國產的產品,但心理上,覺得那是歐洲品牌。
前些年,歐洲品牌,就是高檔的代名詞。按小袁的說法,其實這個品牌,在歐洲就是一個非常一般的品牌,所以,根本不算高檔。當然,歐洲對環保對生產的技術標準,是要比中國內地嚴格些,況且還有一個i質量技術體係作保證,質量上是要可靠一些。
本來的私人企業與鄉鎮企業,因為跟外國品牌代工,極大地提升了工藝水平與設計檔次,也造成了產品的升級換代。
在這種情況下,公司又組建第二個經營框架了。就是開發出專門麵向國內的品牌,雖然不打歐洲的牌子,打的是自己的牌子,但在宣傳上,也寫明,這是生產歐洲品牌的那個廠家,是符合國際標準的,也在央視打廣告,擴大的品牌的知名度。
其實按廠裡的質量技術能力,完全可以達到歐洲的標準了。但是,在設計上,卻需要一些變化。畢竟不能照抄歐洲設計,這侵犯了原品牌的知識產權。況且,中國人的欣賞習慣與審美情趣,與外國畢竟有所不同,所以設計部的任務就變重了。
“以前,我聽設計部的人說,他們前兩年的設計,主要是嫁接。也就是把歐洲設計的框架,跟中國的理念加以結合,形成自己品牌的特點。但現在,需要獨創。”
冬子不太理解這種轉型,小袁解釋到“我對設計不太懂,但是一切從零開始的設計,肯定要走彎路,但這條路是必須走的。因為,這個品牌已經上市了,成了大公司了,起碼股東看來,咱們已經獨立出來了,得有中國特色、中國氣派,老靠洋品牌唬人的時代,越來越行不通了。”
小袁跟冬子一起說到這個話題,內容就比較複雜了。今天,許多國內品牌都取了個洋名字,其實一部分是有代工經曆的廠,把洋名換個字母,音譯出來,就是洋氣的中國名字了。但後來,一些作坊式的企業,也取些洋名,它們既沒有代工經驗,也不懂技術標準,更沒有質量控製。這種洋名字產品衝擊市場,讓人們對洋名品牌感觀下降,不值錢了。
比如所謂的耐克運動鞋,原來也是中國代工的。但代工廠的質量技術體係確實是歐美的,質量沒話說。但今天,大量假貨衝擊它,讓它的利潤與聲譽也受到影響了。
還不如李寧這個土品牌,雖然是中國人名,但因為假冒少,在市場的銷售增長,更可靠些。
冬子問到“上市公司的氣魄這麼大,估計也是有錢吧?”
冬子對上市公司的理解,主要是想到它是有錢的。因為可以在股市上發行股票,錢是人的膽
小袁突然冒出一句“船大艄公多,也好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