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他比他父母親戚,比他所有的長輩,都過得好。他吃著長輩們從來沒有見過的西方美食,他穿著少年時期都沒聽過的品牌,他用著最新的智能手機,他掙一個月的錢,甚至抵得上父親一年的種田收入。他的人生曲線是往上走的,雖然他與彭總比較起來,自己還差得很遠,但比較自己的,他的生活,就像是在正確的上升路上飛奔。
但是,這種享受所謂現代生活的方式,並不能夠讓他踏實。他昨天晚上,就沒睡著覺。從離家以來,每次假期回家之前的一個晚上,他都無法睡著,太興奮。
那麼,為什麼如此興奮呢?
他回顧了自己在破舊村小讀書的情景,當時作業本用了正麵還要用反麵,參考書也是買的彆人留下來的舊書。他不會忘記,讀中學時,因為要節約,找高年級的同學要舊的複習資料,那腆著臉的討好的樣子。
他不能忘記,剛入大學時,看到城裡同學們新奇的用品,自己雖然在高中是班上公認最聰明的人,在城裡,卻像一個傻子一樣,對任何流行的東西一竅不通。甚至,城裡同學談論的話題,他都沒辦法插進去嘴。他隻好沉默,隻好把自己的業餘時間,安排到圖書館。因為他沒錢逛街,也沒錢談戀愛。他加入某些社團,但看到彆的同學,要麼從小學過鋼琴或者美術,要麼從小上過舞蹈或者體育特長班,而自己隻能自卑到在一邊當看客。
當年在高中時,他也喜歡打乒乓球,因為那是最廉價最方便的運動了。但直到到大學,他才知道,哪怕是一個拍子,他都沒見過。同宿舍的同學,買的拍子,是木拍子,還要專門買什麼正膠、反膠、生膠、長膠之類的,粘上去。莫說這種幾百上千元的拍子他買不起,就是聽說都沒聽說過。
打球時,彆人什麼橫拍什麼弧圈什麼下旋上旋,他根本接不上板。以前在中學打球,完全是憑感覺,隻要反應速度快就行。但與彆的受過幾天專業指導的同學比,他完全是個菜鳥。所謂大臂、小臂與手腕的關係,所謂步伐移動與近台遠台之類的名詞,小袁從來沒有見識過。
“降維打擊”,小袁看過一本科幻小說,很清楚這個詞的意義。自己因為出身與教育生活背景,早就輸在綜合素質上了。但是,人參與社會競爭,在這個高度分工細化的工業社會裡,最主要的是你的長處。所謂一招鮮吃遍天,行走江湖,得有一件趁手的武器。
對於自己唯一的長處,小袁的定位是很清晰的,就是學習能力。他所在的中學不是一個好的中學,老師的水平也不高。但因為自己的努力與刻苦,終於與這些綜合素質高的同學們走入一樣的課堂,這就證明了自己的長處更長。
他將所有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之中,他拿了該拿的獎學金。因為家庭貧困,他放棄了保研資格。因為,他不想當一個所謂的法律專家,他知道自己一可能一口吃個胖子。他準備自己先進入中層,能夠進入階層的進一步躍升,起碼得走好第一步,讓自己的孩子,今後不會被人降維打擊。
他先考了律師資格證,然後進入這家公司,終於爭得一個喝咖啡的機會了。這隻是他的第一步,第二步,他要向彭總學習,解決賬務自由的問題。
也許許多人認為,這是一個現實主義者,機會主義者,甚至是一個沒有理想的人。一個學習法律的優秀學生,為什麼不在理論或者實踐的框架內,有更高的目標呢?
其實,彆人哪裡知道,對於一個貧困農村出來的孩子,能夠天天喝咖啡,是一個多麼偉大的夢想啊。
這個夢想,自己在二十幾歲就實現了,這是多麼大的成功!十幾塊錢一杯的咖啡,一天喝上兩三杯,就相當於自己在中學時,一個月的零花錢,就相當於父親在農村打散酒喝一個月的錢,這是多麼厲害的飛躍啊。
但是,這種生活,卻讓小袁不踏實起來。心虛,是他喝咖啡時的心理狀態。為什麼呢?因為與過去的自己變化太大了,那些曾經養育著自已的泥土與莊稼,那些曾經給自己安定的食物與房舍,都不存在了。
對,忘記曆史就意味著背叛,這是偉人說的。但人生線性發展的曲線,如果被打斷,哪怕這是個上升的打斷,你都會心虛的。你找不回原來讓你安定的東西,而新的生活,也無法讓你心安理得,你就會心虛。
每年的假期,就是最好的救贖,當他回到故鄉,見到老屋,隻需要看見那炊煙,就知道,讓自己安心的東西撲麵而來,自己就踏實了。
他看見冬哥在廚房製造的煙火氣,突然有一陣感動。這個失去父母與故鄉的人,居然可以自己一個人營造出一種家的感覺,一種安全感,一種熱鬨而喜悅的生活方式,是這一個多麼了不起的男人啊。
他是不是在廚房,想起了自己曾經的親情呢?他是不是在食物中,找到了自己的少年時代呢?估計有吧,因為此時的冬哥是專注的,專注的人,就平靜。所有的平靜,都沒有痛苦。沒有痛苦的生活,就是幸福。
小袁記得在武漢唱歌的那個晚上,冬哥憂鬱的氣質讓他有一種熟悉的感覺,他是不屬於歌廳的,因為他歡樂不起來。最好的美女也不能讓他激動,最好的音響,也不能讓他歌唱。他當時的拘謹與正經,甚至讓小袁覺得自慚形穢。但是,小袁自己,是完全可以狂歡的,調情是消費的一部分,及時行樂可以放鬆身心。而當晚,冬哥從來沒有放鬆過。
一個被生活與情感繃緊的年輕人,是被重壓過的。他孤獨的身影裡,曾經裝載過多少痛苦,小袁沒有經曆,但可以想象。而此時,廚房的冬子,卻展現出平靜與幸福的樣子,這裡麵,有多少秘密?有多麼強大的內心呢?
“吃飯了,袁哥”冬子一聲,把形而上的小袁拉回到生活的具象之中,他趕快拖桌子,進屋端菜盛飯。
這一桌子熱氣騰騰的飯菜,讓小袁有些感動,因為他提前預習了回家的感覺。回家就是這樣,隻要全家人坐在熱飯熱菜麵前,心就溫暖了。
他隻嘗了一口,就驚奇了。這個冬哥炒的菜,味道不輸酒店。雖然隻是一些平常的家常菜,但是卻清新純樸,讓人精神一振。
“手藝不好,調料不齊,你湊合著吃吧。”冬子謙虛,但小袁卻讚歎到“好久沒吃到這麼好吃的東西了。飯店你知道吧?都是大油重鹽,況且味精也多,好看不好吃,哪有你炒的這些,真好!”
對你最好的東西,你是無法找到充足的詞彙來形容它的。小袁的口才是專業的,畢竟法學院的高材生。但是,此時,他也隻能說聲“真好”,手卻沒有停,不停地夾菜。
有人說,對廚師最好的讚歎,就是把他的菜吃光。這一點,小袁沒有辜負冬子的期望,這些菜的一大半,都是他乾掉的。
吃完飯後,小袁主動要求洗碗。但冬子拒絕了“今天晚上,算我請客好不好?你請了我,我回請,讓我搞個完整的。你休息好,明天要回老家,吃媽媽做的飯了。”
冬子說到這裡,明顯哽咽了一下,他迅速轉身,把盤子端到廚房,掩飾了自己的情緒。
小袁覺得,自己要做些什麼,才對得起冬子這頓晚餐。他拿出了一自己沒有拆封的一包茶葉,送給了冬子。“曉得你愛喝茶,這是福建產的鐵觀音,也是當地同學送我的,估計還行,你沒事,自己泡著喝吧。”
冬子堅決不收“你帶回去,給你父母喝吧,我年輕人,不需要這個。”
“我父母,喝當地的老茶,就是給他們這好茶,他們也喝不出來,上一回我帶回去一包龍井,他們也沒喝出好來的。”
是的,鑒彆能力如同美食品嘗,是需要訓練的。有人說,一個四川人,就是天生的廚師。不是因為他學過做菜,而是因為他從小從美食的吃中,已經能夠分辨出細膩的味道區彆來,能夠分辨出調料的特點與製作的方式來。見識多了,手藝就長了。
冬子接受了小袁的好意。小袁吃飽了後,回到房間,發現了一件事。
“冬哥,這段時間,這電腦我不玩了,你拿過去玩吧?”小袁把他房間的筆記本電腦抱了出來。
“不,我這段時間,白天上班,晚上學駕駛,回來後,估計看會手機就要睡覺了,沒時間玩。以後有時間了,我自己要買電腦的。”
兩人扯了一會,各自洗澡睡覺。
第二天早晨,冬子想送小袁到車站。小袁拒絕了“這裡你又不熟悉,送我乾什麼?你第一天上班,遲到不好吧?更何況,我一個箱子,一拉就走,不要你送。我十點鐘的火車,現在還早,我開車把你送到單位吧?”
“不用,我搭公交,畢竟今後要習慣這種方式。”
冬子來到宿舍外的公交站,當公交快要到時,他發現身邊許多同公司的員工,身上都帶著工作牌子,而自己卻沒戴。
他馬上往回跑,結果來到宿舍門口時,發現小袁也向他跑來,手裡舉著工作牌。
“千萬彆忘了,吃早餐要它,工作到辦公室也要它,很重要。”
冬子接過工作牌,一邊向公交站跑,一邊向身後的小袁揮手告彆,沒有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