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商業演進_人生一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生一串 > 第九十二章 商業演進

第九十二章 商業演進(2 / 2)

對了,信息的不對稱無處不在。比如銀行無法判斷,你還款逾期是有意的,還是一時疏忽,或者是還款困難。而比爾也沒有搞清楚,他同學究竟是不是在開公司,是不是有員工生病。

“商業的發展史,就是解決信息不對稱的演進史。”

彭總講到這裡時,被來的電話所打斷,這個話題就沒有繼續下去。後來幾天,彭總帶領那一幫子人,到處跑市場,找資源,冬子就有時間,到處閒逛,但他並沒有把彭總提出的話題,忘掉。

他走到一條街道上,這是他第一次來,剛出西門不遠,看到一個雕塑群,是絲綢之路的紀念雕塑,讓他感受到,這裡,長安,曾經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商業中心,是聯通歐亞大陸最高端的樞紐市場。

雕塑體現了一個商隊的特點,駱駝拉著貨物,被各色人種組成一個駝隊,成一字型向前排開,作出進入長安城的樣子。對的,他們當年應該是從西門進來,這裡麵有波斯人、羅馬人、胡人甚至高加索人,他們為什麼都要來長安呢?

從理論上講,長安雖然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但能夠買到絲綢和瓷器的城市是很多的。比如,他們來時經過的鹹陽。鹹陽與長安相距不過幾十百把公裡,也算是一個成熟的古都,一般的外貿產品,在鹹陽就可以了,何必要到長安來。長安米貴,居不大易,成本這麼高,還非要進來,為何?

從成本理論上講,他們應該把鹹陽當成交易中心,從住宿到飲食到交易費用,都要低些。就像在武漢,把物流中心搞到漢口北,而不是在主城區。

今天也一樣,很多公司,花大價錢租或者買門麵,在最熱鬨最貴的區域,比如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大柵欄,比如武漢的江漢路等,最貴的地方,商家不惜成本,也要到那裡去紮堆,顧客不怕貨貴,買不起,都要上那裡看上一看,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是天生好熱鬨?

不對,生意人的本能,應該是天生愛財。

聯想到彭總的說法,冬子仿佛明白了些什麼。這些商人,不遠萬裡而來,是信息的溝通者,商人不是商品的生產者,他們流通的工具,也是駱駝,而他們最主要的價值是,信息溝通。

唐朝時的長安,被稱為萬邦來朝。這裡不僅有西域傳來的藝術文化及商品,也有西域傳來的審美與習慣。而今住在西安最中心的回民一條街上的回民,他們信仰的教派與生活的習俗不一樣,但他們可是正宗的中國人。他們的祖先在一千年前,就來到唐朝,來到長安,在這裡生活、經商及做官,唐朝給了他們平等的待遇。

這是交換的結果而不是原因。信息交換帶來了商品的流通與文化的聯通,所以,商業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創舉。

唐玄宗喜歡的胡旋舞,來自西域,今天,我們中國人最擅長的民族樂器嗩呐,也是來自於西域。這雖然表現為商品或者文化,但最先到達的,本質上是一種信息。

物質的交換因商業的產生而大規模流通,而商業交換的第一步就是信息的交換。而信息交換,隻有在信息最充分反映的地方,才最有效最豐富最直接。

而這就是大都市的價值。

人們把最好的商品都拿到大都市展出,為什麼?因為大都市來的人多,看到它信息的人也就多,傳播的效率就更大。商業社會中信息交換的先導性,就打破了傳統交換市場裡,“酒好不怕巷子深”的信條,自然地進入到廣告時代。

按這個理論,商業就是信息交換為先導,那麼,如果信息可以在一個地方聚集和交換,那就會成為商業最集中的地方。那麼,今天互聯網上,有一些商品買賣的行為,會不會顛覆今天商業的形態呢?

冬子想到這一點時,中國的電子商務才剛剛起步。馬雲的阿裡巴巴雖然成長很快,但還沒有深入每個中國人的心人。主流的商業人士,仍然把它當成一個阿拉伯的傳說,照例進行著層級推銷與區域代理的商業模式。

過得好的公司,沒有想著改變,等大邏輯變了的時候,想變也就來不及了。

冬子在這個時候,就已經有這些模糊的認識,隻能說明他的敏感,並不能說明,他就是站在時代潮頭的人。畢竟,人家馬雲再土,也是大學老師出身,也出過國,講洋文很溜。

而冬子,目前也隻到過兩個省會,當一個最基層的職員。他還在考慮自己未來能否有資格,回到容城,讓爹爹為自己而驕傲。或者掙一些養家糊口的錢,娶到燕子。

這個時代,如同冬子這樣的小人物,本來沒有大的理想。但是時代給予的機會太多了,以至於,最後出現的結果,連最有想象力的小說家,也寫不出這些精彩來。

冬子是從互聯網上認識彭總的,因為彭總而改變了今天的境遇。但是,互聯網雖然解決了信息的豐富性與傳輸便捷性的問題,也會產生一些新問題。

以前人們要取得信息的豐富性,比如商人尋找商機。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兩個,一個是到信息量最大的地方去,比如大都市。一個是到信息產生的地方去,就是實地考察。在大都市設門店,在各消費市場設直接分銷點,就是這兩個邏輯的運用。

要傳輸的便捷性,最早是老板自己去,比如從羅馬到長安,要走一兩年,相當不便捷。於是後來,就找代理人,職業經理人,幫忙跑。再後來利用駱駝馬匹等加快速度,或者在沿途設點,分級傳送。當然戰爭中的烽火台,是信息分級傳遞的典範。

但在互聯網時代,這兩個問題,都在網上解決了。不用多說,冬子在論壇裡作為冬哥的大神地位,就是受益者。

但是,它還有一個問題沒解決,就是真實性。信息的真實性,其實是相對的。從哲學意義上講,眼見不一定為實。你以為就是你以為那樣的?我不要你以為,我要我以為。等等,真實性都是相對的。但大體真實,是可以做到的。

為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在商業上,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作保或者抵押。所謂做保,本質上也是人品抵押。銀行支票的背書,也相當於作保。貸款時的低押品,保證了雙方信用的物質基礎。而朋友作保的借據,也分攤了違約成本,讓信息多一個確認人,也就多了一分保險。

信息的真實性還有一個自然法則,那就是時間與實踐。實踐,在商業上你賺錢了,說明信息是對的。在其它信息上,經過時間的沉澱,留下來的,就是信息的乾貨。

中國有幾千年沒有中斷的曆史,除了曆史書,西安擺給你活生生的實物,這樣經過時間沉澱的巨大豐富而真實的人類發展信息,是我們民族無與倫比的財富。冬子知道,凡是真實的信息,都是財富。對金錢對社會對人生,都是有用的。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句話“此生無悔入華夏”,冬子想,估計與這種文化信息的真實留存有關。前人趟平的路,後人走得順;前人踩過的坑,後人警惕。這是祖先留給我們多大的恩惠啊。

但是,互聯網產生與傳遞信息的速度太快了,根本不會給你驗證的時間。所以,回到前麵聽搖滾的感慨,冬子覺得,大量摻沙子的偽信息,不僅無用,還有可能,將真信息或者有價值的信息,淹沒在假信息的海洋中。

不怕你商品檔次低,隻怕你貨假,以次充好。

但現實中,有的商人就專門想賺這種黑錢快錢。在互聯網時代,這錢來得更快,該如何杜絕呢?

這涉及了後來電子商務大量的算法與規則問題,幾乎與數學金融學法律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大量現代學科有關,不是冬子可以想得通的問題。

今天這個社會產生的新東西太多了,如果你企圖都要理解它們的話,是狂妄了。但是,冬子並不因為這些新事物難以理解就感到沮喪,他有一個基本經驗,讓他更充滿信心。

從小以來,就聽容鋼的工人叔叔們說,這也搞亂了,那也搞亂了。有人說農民進城了,怎麼得了?有人說工人下崗了,怎麼得了?有人說年輕人不種田了,怎麼得了?有人說,姑娘越穿越少、小夥越來越娘,怎麼得了?

這些年來,那些擔憂的甚至憤怒的人,根本無法預測今天的世界。這個社會一天天飛奔,就連最有經驗的爹爹,見證過三個時代變遷的知識分子,也曾經說過。

“哪個人要說他會預測十年後的事情,十有八九,是在說大話。”


最新小说: 我老婆是算計得來的 七零軍嫂狠又媚,京圈首長受不了 前世錯付,重生後謝少獨寵我 意亂情迷中:乖,喊聲小舅舅聽 你要勇敢的往前走 快穿:男主是個戀愛腦! 請,卸甲! 廢物皇子開局拒絕係統 重生急診科:係統助力登頂醫學巔峰! 百妖物語